[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音圈马达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50275.8 | 申请日: | 2017-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饶振奇;赖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10;H02K41/0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透镜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摄像机、照相机或具有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上的高精度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音圈马达已经作为致动器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尤其是相机模组中(如手机摄像机) 的致动器基本采用音圈马达。音圈马达是一种利用永久磁铁对通电后的线圈产生作用力,并作出有规律的动作,来达到微距离移动镜头,从而改变焦距,实现清晰影像的目的。现有的音圈马达都是通过调整线圈的电流大小,来控制线圈的受力大小,由于线圈的匝数固定,当镜头进行微调和粗调时,无法根据需要进行相适应的高效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音圈马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音圈马达,包括壳体、上弹片、下弹片、透镜载体、磁体一、磁体二、线圈一和线圈二,所述上弹片的外侧与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弹片的内侧与透镜载体顶端连接,所述下弹片的外侧与壳体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片的内侧与透镜载体底端连接,所述上弹片和下弹片之间设有磁轭,所述磁轭的中部设有分隔部,所述磁体一位于所述分隔部的上方,所述磁体二位于所述分隔部的下方,所述线圈一和线圈二均固定在透镜载体上,线圈一的位置与磁体一相对应,线圈二的位置与磁体二相对应,所述线圈一的匝数大于线圈二的匝数,所述线圈一和线圈二连接有相互独立的控制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磁体一的磁性强于磁体二的磁性。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一与线圈二之间设有绝缘隔板。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一的匝数是所述线圈二匝数的2-4倍。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弯折部。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上盖。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大小与通电电流、线圈的匝数,以及磁场的强度均有关系,本发明通过匝数不同的线圈一和线圈二分别配合磁性不同的磁体一和磁体二,使线圈一和线圈二受到的磁场作用力情况不同,在进行电流调整时,调整的速度和幅度也不同,可以根据粗调和微调两种模式的不同需要,切换到不同的线圈通电,做到快速粗调,精确微调,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壳体;2-上弹片;3-下弹片;4-透镜载体;5-磁轭;6-分隔部;7-磁体一;8-磁体二;9-线圈一;10-线圈二;11-绝缘隔板;12-弯折部;13-底座;14-上盖;15-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高精度音圈马达,包括壳体1、上弹片2、下弹片3、透镜载体4、磁体一7、磁体二8、线圈一9和线圈二10,所述上弹片2的外侧与壳体1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弹片2的内侧与透镜载体4顶端连接,所述下弹片3的外侧与壳体1下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片3的内侧与透镜载体4底端连接,所述上弹片2和下弹片3之间设有磁轭5,所述磁轭5的中部设有分隔部6,所述磁体一7位于所述分隔部6的上方,所述磁体二8位于所述分隔部6的下方,所述线圈一9和线圈二10均固定在透镜载体4上,线圈一9的位置与磁体一7相对应,线圈二10的位置与磁体二8相对应,所述线圈一9的匝数大于线圈二10的匝数,所述线圈一9和线圈二10连接有相互独立的控制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磁体一7的磁性强于磁体二8的磁性。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一9与线圈二10之间设有绝缘隔板11。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一9的匝数是所述线圈二10匝数的2-4倍。
作为优选,所述磁轭5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弯折部12。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1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上盖14。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13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安装部15。
由于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大小与通电电流、线圈的匝数,以及磁场的强度均有关系,本发明通过匝数不同的线圈一9和线圈二10分别配合磁性不同的磁体一7和磁体二8,使线圈一9和线圈二10受到的磁场作用力情况不同,在进行电流调整时,调整的速度和幅度也不同,可以根据粗调和微调两种模式的不同需要,切换到不同的线圈通电,做到快速粗调,精确微调,提高效率。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聚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0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致动器及光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辐射红外场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