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9584.3 | 申请日: | 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5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丰;胡国振;马星云;胡翩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振亿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45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电极 接线 端子 装配 夹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三相整流桥模块在生产过程中,参见图1,需要将接线端子1垂直焊接在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焊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保证焊接后的垂直度。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简单的夹具,包括上模及下模,下模的一侧开设有接线端子插入槽,下模上用于放置整流桥电极,接线端子从接线端子插入槽插入后,再进行对应固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焊接垂直度,但存在加工量小、操作不方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三相整流桥电极大批量装配的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
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包括均呈矩形平板状且尺寸相适配的上模板、下模板及托板,上模板中开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插入槽,接线端子插入槽沿上模板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槽口的长度大于接线端子的长边宽度,槽口的宽度小于接线端子的短边宽度;下模板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电极放置区,上模板顶面与下模板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接线端子长边的长度,托板可覆盖或抽离于上模板的底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托板的一侧设有抽板把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进行三相整流桥电极装配的装配方法。
一种三相整流桥电极装配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个整流桥电极水平放置在下模板的各整流桥电极放置区上;
(2)、在整流桥电极的端部点胶;
(3)、上模板底面朝上,将多个接线端子的长边从上模板底面依次插入各个接线端子插入槽中,接线端子的短边限位在槽口处;
(4)、将托板覆盖上模板的底面;
(5)、将上模板翻转,使其顶面朝上,此时托板托住上模板;
(6)、将上模板放置在下模板上,使接线端子对准下模板上的整流桥电极点胶处;
(7)、将托板抽离上模板,接线端子下落,使接线端子落置整流桥电极点胶处;
(8)、将上模板与下模板整体放置入烧结炉;
(9)、经烧结后,胶体融化,接线端子与整流桥电极相粘结;
(10)、冷却成型;
(11)、拆去上、下模板,即得装配完成的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步骤(2)中,采用自动点胶机对整流桥电极的端部进行点胶。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的保证三相整流桥电极在装配过程中接线端子与整流桥电极之间的垂直度,而且具有能够大批量处理的优势,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工艺,采用点胶、安装、烧结的工艺代替普通的焊接工艺,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三相整流桥电极在装配后的美观度及性能,而且大幅度的节约了人工成本,适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接线端子与整流桥电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整流桥电极与接线端子的装配夹具,包括上模板3、下模板4及托板5,结合图3至图5,上模板3包括矩形上板体31,矩形上板体31中开设有多个接线端子插入槽32,接线端子插入槽32沿矩形上板体31厚度方向贯穿设置,槽口的长度大于接线端子1(图1所示)的长边a宽度,槽口的宽度小于接线端子的短边b宽度,接线端子1为常用的交直流铜电极;下模板4包括矩形下板体41,矩形下板体41上设有多个整流桥电极放置区42,整流桥电极为常用的紫铜片电极;托板5包括矩形抽板体51,矩形抽板体51的尺寸与矩形上板体31、矩形下板体41相适配,上模板3顶面与下模板4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接线端子1长边a的长度。
使用时,
(1)、将多个整流桥电极2水平放置在下模板4的各整流桥电极放置区42上,
(2)、在整流桥电极2的端部点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振亿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振亿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9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排烟在线连续监测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电容生产用湿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