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47285.6 申请日: 2017-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9517135A 公开(公告)日: 2019-03-26
发明(设计)人: 张晨曦;陈湛;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18/76 分类号: C08G18/76;C08G18/48;C08G18/50;C08G18/66;B65D90/00;B32B27/40;B32B27/12;B32B5/2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邵长准;黄念
地址: 德国勒***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集装箱底板板材 聚氨酯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材料层 聚氨酯层 聚氨酯 制造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该聚氨酯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板材包括两纤维增强材料层和聚氨酯层,所述聚氨酯层在两纤维增强材料层之间,所述纤维增强材料层中渗透有聚氨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复合材料集装箱底板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集装箱运输是货物运输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装卸迅速、运输方便和便于实施运输机械化等优点。近年来集装箱运输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球在用的集装箱有数亿个,且每年以极大的速度持续增加。目前中国的集装箱产量占了全球的绝大部分,前五大集装箱生产厂全部在中国。

集装箱底板对耐久性、横纵向强度、弯曲强度、刚度等方面有很高要求,普通的板材通常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几十年来,集装箱底板的制造通常采用在热带雨林中生长的高密度硬木板材 (Apitong) 为基础制成的胶合板。

这种对高密度硬木板材的依赖从成本和环境等方面限制了集装箱底板的制造。一方面,这种硬木板材大部分依靠进口。另一方面,由于该种高密度硬木板材树种的生长周期很长,一般要长达百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日益增大的需求使得采伐量剧增、资源日渐贫乏。一些国家已经采取措施限制高密度硬木板材采伐,导致其价格在几年内翻了几番。大量砍伐珍贵的热带雨林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热带雨林资源的消耗,开发热带雨林高密度硬木板材集装箱底板板材替代产品,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已有多篇专利文件公开了集装箱底板的制造方法。

CN1192420A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底板及制造方法。该方法以中等密度的木材为原料、搭配使用适量的竹材,经机械加工、涂胶、组坯后,热压制成基板。然后,在基板上、下两表面再胶合0.2-3.0mm 的面层材料,四周再以防水材料进行封边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板材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长时间维持其机械、物流性能。采用该方法所制成的基板制造的集装箱底板,其密度、强度、弹性模量和表面质量等各项性能指标能够符合集装箱工业的要求。然而,该方法使用中等密度的木材和竹材来代替热带雨林高密度硬木,需要胶合的板材层数达到19-21层,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且仍然要消耗大量的原生树种。

CN1287960A公开了落叶松集装箱底板及其制造工艺。该方法将落叶松水浴加热软化脱脂、旋切成单板、整修、组坯、热压得到集装箱底板。这种方法制得的底板可替代传统的热带硬木胶合板底板。该方法虽然不使用进口热带雨林高密度硬木树种,但仍然使用原生树种的落叶松,消耗大量的国内原生树种。在中国全面控制天然林采伐的今天该方法已经不符合经济发展形势,况且该方法需要胶合的板材层数达到19-21层,工序繁多、工艺复杂。

CN2516497Y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复合木底板。该集装箱复合木底板包括有芯层,在芯层的两面分别具有面层。芯层由厚度为1.7mm或1.8mm的17-21层单板构成,各单板之间涂胶。面层是由厚度为1.7mm的1-3层单板构成。芯层中每两层纵向单板之间具有一横向单板。该集装箱底板保持了原有集装箱外观、满足了集装箱维修的需要,还能改善底板性能,便于打钉且减轻重量。该方法所述集装箱底板主要用于满足集装箱维修需要,其仍然要利用森林木材且制造工艺复杂,工序繁多。

CN1583526A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复合集装箱底板胶合板。该胶合板包括表板、长中板和芯板。胶合板的中间层为中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表板为热带阔叶硬木,中密度纤维板或者刨花板两侧各层单板的配置方式呈对称配置。从表板内最里边一层中长板至纤维板的各层单板按直交组合形式配置。该发明在胶合板的中心层采用中密度纤维板或刨花板,可用树木的枝和叉作原料生产,仅用热带阔叶木作表板。虽然该技术对使用材料要求相对低,但仍然要使用热带阔叶硬木和木材。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集装箱底板制造技术不能或者仅能部分减少而不能避免热带雨林硬木板材和其它天然木种板材的使用,而且制造工艺复杂、工序繁多。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7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