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6651.6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8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艳;徐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461;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电化学 生物 深度 处理 垃圾 渗滤 反渗透 方法 | ||
1.一种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预处理:
垃圾渗滤液反渗透浓水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调节后进入混凝沉淀反应池,进行化学混凝反应和沉淀,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杂质、钙镁离子;
步骤2: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
经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废水在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中进行三维电化学降解和三维电生物降解;
步骤3:后续脱盐处理:
经步骤2处理后的出水引入电渗析反应器,脱去盐分;脱盐深度处理后的出水引入出水池,排放;其中:
所述三维电化学偶联三维电生物单元为一装置,该装置包括本体(1)、外置电源(9)及外置空压机(15),所述本体(1)由至少一个三维电化学反应器(2)和至少一个三维电生物反应器(3)任意组合相串联组成,所述本体(1)前端设置进水口(17),末端设置出水口(18),所述串联的反应器彼此通过自身的溢流口(19)实现水相的联通;
所述三维电化学反应器(2)包括被中间隔板(4)分隔的两个反应室(5)和反应室下端的布气排渣室(7);三维电生物反应器(3)包括被中间隔板(4)分隔的两个反应室(6)和反应室下端的布气排渣室(7),三维电化学反应器(2)和三维电生物反应器(3)的反应室内设置至少两块垂直平行排列的电极板(8),所述电极板(8)正极和负极交替设置,并联连接至外置电源(9);三维电化学反应器(2)的电极板之间填充粒子电极(10),粒子电极上负载催化剂;三维电生物反应器(3)的电极板之间填充微生物载体填料(11);粒子电极(10)和微生物载体填料(11)堆置于反应室底部的孔板(12)上;布气排渣室(7)为倒锥体或矩形体结构,内设有曝气板(13)、曝气管或曝气盘,通过气体管道(14)连接外置空压机(15),布气排渣室(7)下端设有排空口(16),用于进行泥渣的清理及污水的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水质水量的调节是调节污水pH为5~10;所述混凝反应采用化学混凝或二维电化学混凝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8)采用纯钛板电极、钛基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石墨电极或合金电极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10)以颗粒为基体,其上负载有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10)的基体为颗粒活性炭、三氧化二铝颗粒或沸石颗粒,单独使用或数种混合使用;催化剂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一种或数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载体填料(11)的基体为颗粒活性炭、三氧化二铝颗粒、沸石颗粒、陶粒或硬质塑料颗粒,单独使用或数种混合使用,基体上挂膜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6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