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6481.1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9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焦武军;张亮臣;罗自力;陈德山;王战钦;周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武军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F22D1/28;F23L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水 节能器 减温装置 冷凝水回收系统 节能型锅炉 低温水源 锅炉排烟 锅炉燃烧 热量交换 配套的 锅炉 后排入大气 锅炉炉膛 锅炉系统 锅炉用水 技术效果 气化现象 热效率 高温水 冷风 热风 冷空气 燃烧 外部 | ||
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节能器、冷凝水减温装置;锅炉排烟经过节能器降温后排入大气,节能器低温水源由外部低温水源和经过冷凝水减温装置减温处理的冷凝水提供,经节能器升温过的高温水供给锅炉用水,锅炉燃烧用冷空气经冷凝水减温装置热量交换升温后进入锅炉炉膛。发明的技术效果为,避免了节能器的气化现象,降低了锅炉排烟温度,提高了锅炉系统的热效率,锅炉燃烧用的冷风直接用于冷凝水减温装置和冷凝水进行热量交换不但降低了冷凝水温度并且产生的热风更有利与锅炉的燃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型锅炉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近年来,开展凝结水回收工作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从开式系统回收到闭式系统回收,凝结水回收利用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但是随着绝大多数用户采用闭式系统(或开式系统)回收冷凝水直接用于锅炉系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节能器气化,影响锅炉系统稳定运行;
二是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多数用户一般达到150℃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闭式系统回收的冷凝水压力一般为0.2~0.3MPa,饱和水的温度一般在120~130℃。
对于10吨/时以下锅炉,多数厂家的锅炉设计的给水温度为20℃,节能器出口热水温度为70~80℃,在锅炉高水位情况下节能器热水回水箱,或者节能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全部热水单独循环回水箱。把这样的节能器用闭式系统冷凝水直接进入,出水的温度会达到170~180℃。我们知道压力1.25MPa下水的饱和温度为193℃,压力1.0MPa下水的饱和温度为183℃,压力0.7MPa下水的饱和温度为171℃。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采用闭式系统回收冷凝水改造过的锅炉,节能器经常出现巨大的响声(水气化时的水击现象)。严重时会影响锅炉正常上水,造成锅炉出现缺水事故。
对于10吨/时以上锅炉来说,原系统一般要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热力除氧器,设计给水温度为104℃,节能器出口热水温度为140~150℃,锅炉设计为连续给水,锅炉给水经节能器直接进入锅炉本体,在节能器出口设置三通阀,在锅炉高水位时,部分热水由三通阀控制回流水箱。如果用闭式系统120~130℃冷凝水直接进入节能器,出水的温度会达到170~180℃。这样情况下,如果用户锅炉工作压力在0.7MPa左右,也会出现节能器气化现象。
对于排烟温度过高的问题,我们更加容易理解,因为水温已经在120~130℃,这样的热水不可能把锅炉的烟气温度降低下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包括锅炉、节能器、冷凝水减温装置;锅炉排烟经过节能器降温后排入大气,节能器低温水源由外部低温水源和经过冷凝水减温装置减温处理的冷凝水提供,经节能器升温过的高温水供给锅炉用水,锅炉燃烧用冷空气经冷凝水减温装置热量交换升温后进入锅炉炉膛。
进一步的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冷凝水减温装置采用风冷,其冷风流量设计为配套锅炉燃烧需要的空气流量。
进一步的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节能器分为一级节能器、二级节能器,二级节能器低温水源由外部低温水源和经过冷凝水减温装置减温处理的冷凝水混合后提供,二级节能器的出水进入一级节能器继续加热后进入锅炉。
进一步的一种与冷凝水回收系统配套的专用节能型锅炉系统,节能器分为一级节能器、二级节能器,二级节能器低温水源由外部低温水源提供,一级节能器给水由二级节能器出来的高温水和经过冷凝水减温装置减温处理的冷凝水混合后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武军,未经焦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排污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燃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