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百草枯催吐剂三氮唑嘧啶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6370.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祁超;魏慧龙;杨建平;钟理祥;钱超;陈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德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三唑 嘧啶 有机溶剂 正丙基 三氮唑嘧啶酮 百草枯 催吐剂 制备 溴代正丙烷 蒸馏回收 残余物 缚酸剂 有机碱 重结晶 分液 萃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草枯催吐剂三氮唑嘧啶酮(即,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和溴代正丙烷为原料,有机碱为缚酸剂,在有机溶剂Ⅰ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5~8h,得含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溶液;将上述溶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Ⅰ,所得的残余物加入水和有机溶剂Ⅱ进行萃取、分液,重结晶,得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百草枯催吐剂三氮唑嘧啶酮(即,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百草枯催吐剂三氮唑嘧啶酮,即,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是广泛添加于农药百草枯中的活性催吐成分,可以使人畜误食农药后迅速呕吐,用以农药的安全性,现在我国已禁止不添加催吐剂的农药进入市场。因此其市场广、需求量大,经济价值高。
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
CN 1537853A中报道的合成方法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溴素加成合成2,3-二溴-2-甲基丙酸甲酯,再与甲醇钠进行醚化反应制备3,3-二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双氰胺与水合肼在盐酸催化下环合制备胍唑,3,3-二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与胍唑在甲醇钠催化作用下闭环得中间体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最后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与溴代正丙烷在缚酸剂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得目标产物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
该方法中最后一步使用的缚酸剂为醇钠或氢化钠等昂贵的强碱试剂,造成中间体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结构中的伯胺发生Hofmann烷基化反应而产生副产物,导致最后一步反应的收率仅65%,大大影响了反应的总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选择性和收率的百草枯催吐剂三氮唑嘧啶酮(即,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和溴代正丙烷为原料,有机碱为缚酸剂,在有机溶剂Ⅰ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5~8h(较佳为65~80℃反应6h),得含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溶液;
2-氨基-6-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溴代正丙烷、有机碱的摩尔比为1:(1~1.5):(1~2);该摩尔比较佳为1:1.5:(1~1.2);
2)、步骤1)反应完毕后,将所得的含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的溶液蒸馏回收有机溶剂Ⅰ,所得的残余物加入水和有机溶剂Ⅱ进行萃取、分液,重结晶,得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为纯度≥99%的纯品)。
上述步骤2)中具体为,对分液所得的有机相除去部分有机溶剂Ⅱ后,静置析晶、过滤,滤饼洗涤后,干燥,得作为产物的2-氨基-6-甲基-4-正丙基-[1,2,4]-三唑并[1,5-a]嘧啶-5-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德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德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6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召梯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分子插层结构抗光老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