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45014.7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振华;章守宇;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70 | 分类号: | A01K61/70;A01K6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立体 布局 风浪 海钓 平台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近海捕捞强度严重超标,资源破坏力居高不下,这样的背景下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发展休闲渔业成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举措;休闲海钓是休闲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人人皆可参与、技术要求不高等易于普及的特点,加之近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参与各种野外体验项目的主观需求不断增加,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山东辽宁等北方近岸海域设置的浮动平台主要由塑料浮块铆接而成,通常在陆地组装拼接,整体运往设置海区,这些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休闲观光及海洋牧场等工程的环境和生物监测,海钓活动往往为其附属功能;江苏、浙江和福建近岸海域在海洋牧场和海水养殖区设置有对应的监测平台,但其功能仅限于环境和生物监测;而南部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省由于易受台风影响,近年来有针对海区海洋牧场的大型监测平台设计,但由于成本高昂、功能单一,鲜有实体。纵观国内现状,我国为了海钓活动本身而设计的大型海钓平台尚无实体案例,而仅有的一些带有海钓附属功能的工程设施(如码头、海面引桥和观光平台等)和科研监测平台周边缺乏表底层的立体人工养护设施,资源养护并维持较高产出的生态功能有限,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海钓活动,另一方面海钓区域未能很好的将人工浮式构件的消波和大型沉底鱼礁的减浪功能结合近来,导致海钓活动极易受不良海况的影响而无法持续利用。可见国内尚缺乏海钓平台的统一设计标准,同时现有平台的功能极易受海况和渔况限制。因此急需在该领域开拓新思路,引入其他设施,以高效利用水体空间为目标,设计功能型的海钓平台。目前国家每年投入至少几十亿经费用于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工程,主要用于增殖放流和海洋牧场建设。其中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投放各种功能性人工鱼礁,以达到栖息地改造和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海钓平台往往选取野外资源密度较高的自然海域,区域有限,资源消耗速度快,钓捕对象恢复速度慢,平台周围和海底缺乏人工阻拦和消波设施,使之又极易受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影响,只能选择良好天气和海况进行活动。目前北方的海上休闲观光平台主要有浮式塑料产品拼接而成,抗风浪能力非常有限;而针对南海区域的海上监测平台则往往设计规模大,成本高,不易推广。造成上述技术问题不能有效解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缺乏以海钓为主要功能的平台设计与建造实践;二是以海钓为附属功能的平台未能考虑到有限海域的实际资源承载力,传统的海钓平台以资源利用为主,忽略了栖息地改造和钓捕对象的养护环节,造成资源利用的不可持续性;三是传统的海钓平台未能整合筏式养殖和大型防波礁的消波减浪功能,致使其易受不良海况影响;四是我国资源修复和海洋牧场工程的主要经费皆用于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上,政府主导下的项目往往忽略海钓活动等资源回捕环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本发明针对上述现实需求和技术局限,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同时针对传统海钓场可持续性不佳的缺陷,引入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等浮体设施,起到营造饵料场,提高局部水域生产力,暂养和驯化增殖放流品种,通过全水层立体栖息环境的优化设计,为各种海洋生物提供摄食、躲避敌害和繁殖的栖息环境,从而构建出土著种大量产生、洄游种大量聚集、放流种持续逗留的高鱼类密度和多样性格局,保证平台渔获可持续性的设计。在抗风浪性能上,平台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如受强台风影响,可以脱离桩柱,拖运至避风港或陆地;此外,巧妙的利用了筏式养殖构件和大型沉底鱼礁的消波减浪功能,表层水体在大量浮式构件的水阻力作用下起到了镇流作用,而大型沉底鱼礁则对中下层水体的往复流、潮流和垂直湍流等流态起到镇流作用,使海钓平台在台风天气下能有效降低风浪和强海流对平台的损伤。本平台适用于全国近岸30m以浅的各种类型海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构建方法,所述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构建方法为:在改进原平台的基础上,引入以人工鱼礁为主构件的立体消波和阻拦设施,同时引入筏式养殖区和网箱养殖区的浮体设施,营造饵料场、设计放流品种的暂养和驯化空间;并且对海钓平台主体区采用流线型设计、框架型透风结构、高强度不锈钢支架、混凝土底座;在接合桩面后形成稳固状态。通过平台海域的综合设计和立体布局形成平台周边海钓渔获的高密度和可持续性机制,实现平台本身抗台风能力的提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5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型自动清污式养殖网箱
- 下一篇:一种鱼塘用喂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