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44823.6 申请日: 2017-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7333568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沙叶涛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12N1/14;C12R1/645
代理公司: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代理人: 张利强
地址: 21563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虫草 恒温 培养 技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虫草培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 。

背景技术

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是同属不同种,也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可全草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微量元素硒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蛹虫草生理独特,生态复杂,自然界是鳞翅目昆虫的蛹体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真菌两部分组成复合体,主要生长在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在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从幼虫尸体上面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到。蛹虫草自然分布资源数量很少,价格昂贵。采用传统人工栽培,是把虫草菌注入到活的蚕蛹身上,模拟自然条件得到蛹虫草。但采用这种方法培育,注射技术难以控制,容易污染,产量低,一般农户难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蛹虫草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等优点,一般从接种到子座成熟只要40—45天,多茬采收,经济效益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的选择:选择优质液体菌种来接种;

2)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挑选优质、无病菌的马铃薯液和营养液按100:2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在玻璃容器中稀释,用塑料薄膜封口后,整齐摆放到高压灭菌锅里,关紧盖子,打开电源加热至121℃,高压灭菌30分钟,冷却后取出备用;

3)母种栽培:用酒精消毒双手,在酒精灯上消毒器具,将发满试管的蛹虫草母种切成大约0.5cm×0.5cm大小的菌种块,从试管里取出,接种到盛有上述玻璃容器中,接种母种后封好瓶口,然后放在120转/分钟,21℃条件下的摇床上进行震荡培养8天左右,待液体培养基内形成均匀小球后,就可作为蛹虫草栽培用的菌种;

4)培养基的准备:选用玻璃广口瓶作为培养瓶,用大米和营养液培养基,用聚丙烯塑料膜包扎好封口,摇动均匀,整齐摆放在架子上,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灭菌30分钟后取出接种后放入培养室,控制到光线和温度,菌丝体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时,增加全天光归时间,等培养基料面有突起,并形成有小米粒状原基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并保持合适的湿度,经过40天左右的精心栽培,子实体长至7—8厘米,在顶端出现很多小刺时采收;

5)多茬采收:采收时,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用无菌镊子从培养瓶中小心夹出子实体,取出成熟的子实体后,在培养瓶里再加少量的灭菌过的液体培养基,重新包扎好瓶口,继续培养,20天左右,长出第二批子实体,采收下的子实体放入洁净的器具内,低温烘干或晾干后密封好放在低温干燥处贮存。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营养液的配方按重量份为: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柠檬酸铵1g、葡萄糖30g、蛋白胨3g、维生素B1 50mg。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马铃薯液是由马铃薯洗净削皮后切成厚度为3-4mm的片状,加水煮烂,用纱布过滤残渣后得到的过滤液。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接种前,用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面、接种工具、操作人员双手进行消毒。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培养瓶的封口膜上戳5-8个孔,减少培养瓶内湿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培养室里设置有培养架,架高2米,分成四层,每层上安装有日光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蛹虫草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周期短等优点,一般从接种到子座成熟只要40—45天,多茬采收,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蛹虫草恒温多茬培养技术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菌株的选择:选择优质液体菌种来接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藏联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4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