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规模化风电波动特性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44647.6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 发明(设计)人: | 向萌;张斌;左剑;呙虎;张可人;崔挺;沈阳武;陈道君;李晨坤;谢晓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规模化 波动 特性 电力系统 实时 平衡 方法 | ||
1.一种考虑规模化风电波动特性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实时获取电力系统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曲线PL、调度口径风电总出力的超短期功率预测曲线PW和电力系统各类机组运行数据;
其中,PL=[PL1,PL2,…PLN],PW=[PW1,PW2,…PWN],N为采样点个数且N为正整数,所述电力系统各类机组至少包括:电力系统中自动发电控制机组、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抽水蓄能机组、联络线机组;
步骤S2:根据步骤S1获取的电力系统的超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曲线PL和调度口径风电总出力的超短期功率预测曲线PW计算电力系统的净负荷功率曲线PLD;
其中,PLD=PL-PW,PLD=[PLD(1),PLD(2),…,PLD(N)];
步骤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净负荷功率曲线PLD计算净负荷功率波动量ΔPLD的最大正向波动ΔPLD+和最大正向波动出现时刻T+,以及最大反向波动ΔPLD-和最大反向波动出现时刻T-;
其中,ΔPLD(j-1)=PLD(j)-PLD(j-1),2≤j≤N,ΔPLD+=MAX(ΔPLD1,ΔPLD2,…,ΔPLD(N-1)),ΔPLD-=MIN(ΔPLD1,ΔPLD2,…,ΔPLD(N-1));
当ΔPLD+=ΔPLDk,1≤k≤N-1时,T+=k×ΔT,当ΔPLD-=ΔPLDh,1≤h≤N-1时,T-=h×ΔT,ΔT为采样时间间隔;
步骤S4:根据步骤S1获得的电力系统各类机组运行数据,分析电力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安全约束条件,并确定符合安全约束条件的各类机组在最大正向波动ΔPLD+出现时刻T+和最大反向波动ΔPLD-出现时刻T-的快速调节能力;
步骤S5:将步骤S3获得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与步骤S4获得的电力系统中各类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进行匹配,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
步骤S5具体为:
步骤S5.1:判断步骤S4得到的自动发电控制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是否满足步骤S3获得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调用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2;
步骤S5.2:根据自动发电控制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确定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判断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调用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3;
步骤S5.3:根据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和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确定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判断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调节能力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调用抽水蓄能电站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4;
步骤S5.4:根据自动发电控制机组、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调节能力确定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判断调度范围内水电、风电最大可弃电出力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弃水弃风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5;
步骤S5.5:根据自动发电控制机组、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调节能力确定弃水弃风后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判断联络线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调用联络线机组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6;
步骤S5.6:根据自动发电控制机组、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抽水蓄能电站和联络线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确定弃水弃风后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判断系统中未开机火电机组启停调峰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若满足则启停火电机组完成调节,得到最佳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案,若不满足执行步骤S5.7;
步骤S5.7:采取直接切除负荷的方法,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步骤S5.6中判断系统中未开机火电机组启停调峰是否满足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波动需求的约束公式为:
DRHΔTS≤ΔPshortage≤URHΔTS
式中,ΔPshortage表示剩余的净负荷功率最大正反向波动需求,URH表示未开机火电机组上爬坡速率,DRH表示未火电机组下爬坡速率,S表示未开机火电机组台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实时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各类机组的安全约束条件具体为:
A、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安全约束条件包括:
a1、出力安全约束条件:
式中: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在t时刻的出力,和分别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的最大和最小出力,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在t时刻的可调节裕度;
a2、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火力发电机组爬坡率安全约束条件:
DRnagcΔT≤ΔPnagc≤URnagcΔT
式中:DRnagc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的下降爬坡速率,URnagc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的上升爬坡速率,单位为MW/min,表示机组的可调节裕度;
a3、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水力发电机组水位安全约束条件:
式中:Wol表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水电机组i的初始水位,Wlmax和Wlmin分别表示该水电机组i的最大和最小水位,Puiagc(t)表示该水电机组i在t时刻的实际出力,ΔPuiagc(t)表示该水电机组i在t时刻的可调节裕度,ηGl表示水电机组平均电量转换系数,ηsl表示水电机组平均水量转换系数;
B、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安全约束条件包括:
b1、出力安全约束条件:
Pnmin-Pn(t)≤ΔPn(t)≤Pnmax-Pn(t)
式中:Pn(t)表示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在t时刻的出力,Pnmax和Pnmin分别表示该机组n的最大和最小出力,ΔPn(t)表示该机组n在t时刻的可调节裕度;
b2、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火力发电机组爬坡率安全约束条件:
DRnΔT≤ΔPn≤URnΔT
式中:DRn表示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n的下降爬坡速率,URn表示该机组n的上升爬坡速率,单位为MW/min,ΔT表示采样时间间隔,ΔPn表示机组的可调节裕度;
b3、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水力发电机组水位安全约束条件:
式中:Wlo表示非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中水电机组i的初始水位,Wlmax和Wlmin分别表示该水电机组i的最大和最小水位,Pui(t)表示该水电机组i在t时刻的实际出力,ΔPui(t)表示该水电机组i在t时刻的可调节裕度,ηGl表示水电机组平均电量转换系数,ηsl表示水电机组平均水量转换系数;
C、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约束条件包括:
c1、输出功率安全约束条件:
式中:KS的取值为1或0,当KS等于1时表示t时刻抽水蓄能电站处于抽水工况,当KS等于0时表示t时刻抽蓄电站处于非抽水工况,KG的取值为1或0,当KG等于1时表示t时刻抽水蓄能电站处于发电工况,当KG等于0时表示t时刻抽水蓄能电站处于非发电工况,PG(t)表示t时刻抽水蓄能电站的输出功率,ΔPG(t)表示t时刻抽水蓄能电站的可调节裕度,Ph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PGmin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的最低出力;
c2、抽水蓄能电站库容安全约束条件:
式中:Wo表示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初始水量,Wmax和Wmin分别表示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最大和最小水量,PG(t)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发电机组在t时刻的实际出力,ΔPG(t)表示该抽水蓄能电站在t时刻的可调节裕度,ηG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平均电量转换系数,ηs表示抽水蓄能电站平均水量转换系数;
D、联络线机组安全约束条件包括:
联络线机组安全传输功率安全约束条件:
Ptiemin-Ptie(t)≤ΔPtie(t)≤Ptiemax-Ptie(t)
式中:Ptiemax和Ptiemin分别表示联络线机组安全传输规定的最大和最小传输功率,Ptie(t)表示t时刻联络线机组的实际传输功率,ΔPtie(t)表示t时刻联络线机组传输功率的可调节裕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46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尺寸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mura补偿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