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44369.4 | 申请日: | 2017-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6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齐宝欣;阎石;李宜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2/58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4 | 代理人: | 孙奇 |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十字 交叉 开槽 波纹 钢板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常常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办公楼、新型钢结构住宅以及商业中心等。钢板剪力墙主要作为钢结构建筑中的抗侧力构件,然而,现有的钢板剪力墙主要集中在平面钢板,在地震作用下钢板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降低了钢板的耗能性能。本发明专利采用波纹钢板,波纹钢板本身具有较高的初始抗侧刚度,并能够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屈曲耗能特性。波纹钢板具有厚度小、成本低、易加工等优点,作为抗侧力构件,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综上所述,波纹钢板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平面钢板,波纹方向采取横向,能通过竖向弯曲变形使自身承担尽可能少的竖向荷载,进而减小其对内嵌钢板发挥抗侧性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包括框梁、框柱、波纹钢板、高强螺栓和钢垫板;
两个所述框梁和框柱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围成剪力墙边框;
所述波纹钢板为正方形,且设有多个斜槽;
所述波纹钢板的四角位置设有螺栓孔;
将两层所述波纹钢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形成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
将所述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放置在剪力墙边框内,通过焊接固定在剪力墙边框内;
所述波纹钢板与高强螺栓之间设有钢垫板。
所述的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波纹钢板上的斜槽角度为45°。
所述的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波纹钢板的厚度为5mm。
所述的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波纹钢板上的斜槽高厚比为200~300。
所述的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其优选方案为所述波纹钢板上的斜槽宽度为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了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既弱化了应力集中现象,又便于加工制作和连接,对于开斜裂缝主要从三个因素来考虑,即斜开槽的宽度,斜开槽钢板的高厚比,斜开槽的宽度的因素来分析。本技术方案选取了45°的斜开槽,此角度斜开槽的波纹钢板的抗屈曲性能最好,针对其高厚比影响因素和斜槽的宽度控制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抗震性能有显著的提高,可以做为高层、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钢板剪力墙,避免地震作用下钢结构建筑内部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抗震十字交叉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主视图;
图3为一种抗震十字交叉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后视图;
图4为双层十字交叉开槽波纹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框梁,2为框柱,3为波纹钢板;4为钢垫板,5为高强螺栓,6为剪力墙边框,7为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8为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抗震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剪力墙,包括框梁1、框柱2、波纹钢板3、高强螺栓5和钢垫板4;
两个所述框梁1和框柱2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围成剪力墙边框6;
所述波纹钢板3为正方形,且设有多个斜槽8;
所述波纹钢板3的四角位置设有螺栓孔;
将两层所述波纹钢板3通过高强螺栓5连接,形成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7;
将所述双层十字交叉斜开槽波纹钢板7放置在剪力墙边框6内,通过焊接固定在剪力墙边框内6;
所述波纹钢板3与高强螺栓5之间设有钢垫板4。
所述波纹钢板3上的斜槽8角度为45°。
所述波纹钢板3的厚度为5mm。
所述波纹钢板3上的斜槽8高厚比为200~300。
所述波纹钢板3上的斜槽8宽度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4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