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362.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吴畅;孙士恩;郑立军;冯亦武;俞聪;张军辉;高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08 | 分类号: | F24D3/08;F24D3/10;F02C6/18;A01G9/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杨显俭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温室 大棚 气肥增施 耦合 利用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燃气轮机、换热器、储气罐、温室大棚、储热水箱、循环水泵和热用户,燃气轮机与换热器的气侧入口连通,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与温室大棚连通,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储气罐之间的设置有二号阀门,储气罐与温室大棚之间设置有三号阀门;换热器的水侧、储热水箱、热用户和循环水泵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本发明充分提高燃气分布式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并且实现燃气分布式系统的COsubgt;2/subgt;减排和利用,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一种位于或临近于负荷中心的,直接向用户提供各种形式能量的中小型终端供能系统,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生产及输配系统,它更便于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率使用,并且避免集中式供能系统的输配损失。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以燃气轮机为核心,溴化锂机组或其它储热、蓄冷部件为辅助设备的冷热电联产供能系统,适用于有较低品位冷热产品需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园区或建筑群。
温室大棚环境中,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大棚一般都是封闭的,因此大棚内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基本上是处于较低浓度水平。为了使作物茁壮成长,提高产量,需要及时对温室大棚补充CO2气肥,使之处于较合适浓度水平。在我国,CO2气肥增施技术已推广许多年。目前,CO2气肥生产技术主要有高压CO2液体气肥、干冰、固体颗粒气肥、碳酸氢铵、沼气燃烧等。
燃料在燃气轮机内做功后产生200-300℃的烟气,其中90%以上的烟气成分为CO2,因此将以燃气轮机为核心的燃气分布式供能系统与温室大棚CO2气肥增施耦合利用不仅仅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能量的使用率,同时也能对烟气进行二次利用,避免了农场主CO2气肥的额外购买,也实现了碳减排的目的。该项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能量高效利用与烟气CO2减排利用的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轮机、换热器、储气罐、温室大棚、储热水箱、循环水泵和热用户,燃气轮机与换热器的气侧入口连通,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储气罐连通,储气罐与温室大棚连通,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储气罐之间的设置有二号阀门,储气罐与温室大棚之间设置有三号阀门;换热器的水侧、储热水箱、热用户和循环水泵依次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换热器的水侧和储热水箱之间设置有四号阀门,换热器的水侧与热用户连通,换热器的水侧与热用户之间设置有五号阀门,储热水箱与热用户之间设置有六号阀门,四号阀门、储热水箱与六号阀门依次串联,然后并联在五号阀门的两端。
本发明还包括发电机,燃气轮机与发电机相连,燃气轮机用于带动发电机发电。
本发明所述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大气连通,换热器的气侧出口与大气之间设置有一号阀门。
本发明所述储气罐和温室大棚内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本发明所述储热水箱与热用户之间还设置有七号阀门,七号阀门与六号阀门并联。
一种燃气与温室大棚气肥增施耦合利用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3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