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3141.3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6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新;黄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接头 适配器 连接器 | ||
一种光纤连接头,包括光缆,内套元件,内部设有一空腔,所述光缆延伸出的光纤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套元件一端与所述光缆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套筒,外套元件,所述外套元件套设于所述内套元件外侧,其中,所述内套元件的套筒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外套元件之外,所述套筒凸出于所述外套元件之外的末端设有一个开口,使得所述套筒的末端截面呈C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通过光纤连接头中呈C形开口的套筒与所述光纤适配器的C形插槽的无缝连接,实现了上述光纤连接头的盲插,操作更简便,进而可以实现光纤连接器的即插即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是在光纤通讯系统中用于光缆之间,光缆和光电部件之间、以及光电部件之间进行连接。它是把两个需要连接的光纤端面精密地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
在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网络的入户段线缆布放过程中,通常采用熔接技术,即在分纤盒内分配好对应每户的光纤端头,将每户的光纤端头和入户光缆用光纤熔接机在分纤盒内进行熔接,再将入户光缆铺设到每家每户,在入户光缆的另一端,也需要进行一次现场熔接,以便和每家每户的用户终端盒连接起来,使用上述熔接技术需要专用的光纤熔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操作起来过程繁琐、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可以即插即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现场熔接的繁琐。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头(10)包括光缆(110),一内套元件(140),内部设有一空腔,所述光缆(110)延伸出的光纤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套元件(140)一端与所述光缆(110)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套筒(180),一外套元件(130),所述外套元件(140)套设于所述内套元件(140)外侧,所述外套元件(140)能够围绕所述套筒(180)的轴向旋转,其中,所述内套元件(140)的套筒(180)至少一部分凸出于所述外套元件(130)之外,所述套筒(180)凸出于所述外套元件(130)之外的末端设有一个开口,使得所述套筒(180)的末端截面呈C形。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呈C形的末端用于连接与所述光纤连接头(100)适配的光纤适配器(200)的C形插槽(2012)。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的开口用于连接与所述光纤连接头(100)适配的光纤适配器(200)的定位键(2014)。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用于连接与所述光纤连接头(100)适配的光纤适配器(200)的插槽(2012),其中,所述套筒(180)的末端呈C形的截面与所述光纤适配器(200)的插槽(2012)呈C形的截面适配。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的开口呈喇叭形。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的喇叭形开口的开口角度大于等于10度且小于等于30度。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筒(180)的喇叭形开口的开口角度为15度或22.5度。
第二方面,一种光纤适配器(200),所述光纤适配器(200)的一端设置有插座(201),所述插座(201)设有用于容纳光纤的空腔(2011)以及插槽(2012),所述空腔(2011)位于所述插座(201)中部,所述插槽(2012)环绕在所述空腔(2011)的外围,所述插座(201)上设有定位键(2014),使得所述插槽(2012)的截面呈C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31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