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永磁偶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1333.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修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49/10;H02K5/24;H02K11/25;H02K5/04;H02K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永磁 偶合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永磁偶合器,包括永磁偶合器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还包括设置在壳盖外侧且与壳盖一体设置的圆形凸台,所述凸台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壳盖内侧还设有若干圆形第一角柱,所述第一角柱为中空状,所述圆形角柱内部设有缓冲器件;所述壳体包括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一侧设有壳筒,所述壳体与壳筒之间设有一层缓冲腔;本发明通过散热孔和缓冲器件以及弹簧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在永磁偶合器工作时,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压作用,避免了因振动而造成的内部元器件松动;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使得人们只需要外接一个信号接收和处理装置即可实现对永磁偶合器运行状态的监控;进一步保证了其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偶合器领域,涉及一种永磁偶合器,具体是一种高效节能永磁偶合器。
背景技术
永磁偶合器,又名磁力偶合器,是通过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的装置,可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连接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当两者之间相对运动时,导体组件切割磁力线,在导体中产生涡电流,涡电流进而产生反感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交互作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扭矩传递;永磁偶合器在应用中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转子之间耦合面积的调节,实现不同扭矩传递,降速节能(节能率可达5%~50%);柔性启动,减少电机的冲击电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隔离振动,无机械连接,延长传动系统各主要部件(轴承,密封等)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免维护,无易损易耗件,能适应恶劣环境;安装简单,容忍较大的安装对中误差;体积小,安装简便,改造系统不需动基础;使用寿命长,可达30年;无外接电源,不产生谐波污染;高效扭矩传输,允许冲击性载荷。
但是当前永磁偶合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冲击或者自身使用时产生的振动会导致其内部元器件产生松动,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对于永磁偶合器的工作状态无法做到精确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节能永磁偶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节能永磁偶合器,包括永磁偶合器和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还包括设置在壳盖外侧且与壳盖一体设置的圆形凸台,所述凸台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壳盖内侧还设有若干圆形第一角柱,所述第一角柱为中空状,所述圆形角柱内部设有缓冲器件;
所述壳体包括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一侧设有壳筒,所述壳体与壳筒之间设有一层缓冲腔,所述壳筒一侧还设有若干第二角柱,所述第二角柱与第一角柱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角柱内设有缓冲器件;所述壳筒一侧还设有壳底,所述壳底上还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对设置;
所述保护壳底部还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开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壳盖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底板上还开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尺寸与安装片尺寸保持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一侧还开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与壳筒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盖为圆盘状,所述壳盖上还开有四个第一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为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片为环状且尺寸与壳盖保持一致;所述安装片上开有四个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与第一固定通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底与壳筒接触处开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壳底与壳筒接触侧还固接有若干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接有缓冲片,所述壳底与壳筒接触侧还设有若干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一底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与壳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与壳底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沃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13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耗能型高低梁异型节点
- 下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建筑模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