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少齿差主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40441.6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8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祖彭;方丹;王蕾;方芳;赵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祖彭;方丹;王蕾;方芳;赵亚芬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徐冬涛 |
地址: | 21004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少齿差主 传动 装置 | ||
一种海陆空少齿差主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内圈(7)、外圈(6)、滚柱(4)和滚动销轴副(13)组成,内圈(7)安装在偏心轴(11)上并在偏心轴(11)的带动下转动,偏心轴(11)由原动机驱动,滚柱(4)安装在内圈(7)、外圈(6)之间靠近内圈(7)的一侧,滚动销轴副(13)安装在内圈(7)、外圈(6)之间靠近外圈(6)的一侧,且滚柱(4)与内圈(7)接触传递动力的同时与相邻的两个滚动销轴副(13)中的一个相接触以实现正反转时将动力传送到滚动销轴副(13)上,滚动销轴副(13)带动外圈(6)转动,外圈(6)带动行星轮轮辐(3)转动,从而带动少齿差行星轮作平动,实现少齿差传动。本发明能简化减速装置,结构简单,且具有缓冲性能,传动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尤其是一种少齿差传动装置中使用的能直接将原动力传递到行星轮上的传动元件,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运用于海陆空装备中实现大速比降速少齿差主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少齿差(Planocentric set)和摆线针轮的啮合副中都具有结构复杂的输出机构,诸如销轴式,滑块式等,他们的共同缺点是结构复杂,附加阻力大,效率低η≤90%,功率小,N≈100KW。
现有技术中的纯内啮的少齿差啮合副的几大明显的优点是接触应力低,一般低于10Kg/mm2,而相应的外啮副的接触应力约100kg/mm2(750KW自然风风电机中的双级NGW增速机)。
现有技术中,齿轮的接触应力与齿面磨损寿面的关系,大约为应力降低1倍,寿命增加100倍,折算到内啮合与外啮合的相同条件的寿命对比大约为内啮合/外啮合≈10的3.2次方倍之大。详见Wear Controlled Hand book 。
现有技术中直升机的断油后的寿命(NGW外啮合副双级)40分钟,如不能如期返回基地有可能引起坠机事故,详见【中国航空动力研究所丁文强关于国外军用直升机主减速机研发一文】。
现有技术中相同功率的通用外啮合的NGW,减速机的噪音,等级80≈85dB,少齿差啮合副约65-70dB,——车发明人80年代样机测试。
现有技术中的滚动轴承只有承受径(轴)向力的功能,没有内外圈相互传递力矩之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超越离合器的内外圈对比中的1:1功能,不能适应偏心行星轮系中的平动且差动性转动并相互传递力矩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汽车轮单独电传动装置中的减速机采用的NEW外啮合副具有外啮合接触应力高,噪音高,寿命短缺点。
现有技术中的船,舰主转动装置使用的NGW或外啮合平行轴装置具有高噪音,高啮合接触应力,和多级的体积庞大的缺点。
现有自然风的增速机中才采用的双级NGW 外齿啮合副具有上述诸多缺点和弊端。现有技术中少齿差副的转臂轴承内外圈之间既不能传递扭矩更无缓冲装置,而高铁主转动是外啮合副,没有设置缓冲装置,而常规汽车是采用液力变矩器启动,现有电动汽车的传动无缓冲设施,而刚性传动的系统变形量有限,与本发明的弹性缓冲结构相比冲击力要大数十倍。
现有技术中高速列车及汽车的电机驱动模式如不用减速装置由电机直接驱动,则动力矩太小启动时间太长,而且使用低速电机则受外形尺寸限制成为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有的少齿差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入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取消现有传动结构,直接利用行星轮轴承传动动力并驱动行星轮的内外圈能传递力矩的滚动轴承式主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祖彭;方丹;王蕾;方芳;赵亚芬,未经方祖彭;方丹;王蕾;方芳;赵亚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40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轮减速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及其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