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超大加宽段面控制爆破开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9644.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斌;张超;李浩;肖涛;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1 | 分类号: | E21D9/01;E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庞学哲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挖 加宽段 光面爆破 爆破 隧道 上台阶开挖 台阶法开挖 沉降稳定 方法使用 施工成本 施工工序 隧道施工 同步完成 轮廓线 下台阶 侧墙 端墙 拱顶 施工 加高 进度 切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超大加宽段面控制爆破开挖施工方法,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先行开挖普通断面;S20.待普通断面开挖初支完成且沉降稳定后,进行加宽段爆破开挖,加宽段采用台阶法开挖,先开挖普通断面拱顶加高部分;S30.然后在从加宽段的一端以向侧墙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向切入,并向前推进,待开挖至设计轮廓线以后,应用光面爆破方法开挖另一端的端墙,然后进行初支;同时反向开挖,按照普通断面的开挖方法使用光面爆破法向前推进,然后同步完成加宽段上台阶开挖初支;S40.最后爆破开挖下台阶。本发明加快了加宽段开挖进度,避免了工期风险,避免窝工,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施工工序比较简单,能够满足较短加宽段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超大加宽段面控制爆破开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近几年石油储备基地的大规模建设,隧道设计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安全以及管线设备安装的需要,其中的加宽段的断面相对于普通断面不断扩大。尤其是输油管线隧道,普通断面设计较小,而为了满足膨胀节的空间要求,加宽段设计的比标准段加宽了一倍以上,高度也增加三四米,而且加宽段长度较小,多个加宽段分别在不同的位置,这就给隧道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小断面隧道中分布超大加宽段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安全、快速、准确的完成加宽段开挖,成为施工方法研究的重点。
常规的隧道加宽段开挖方法: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该种方法适用于加宽段较长的情况,待普通断面开挖至加宽段时开始运用,首先要打开一段工作面,再开始向前推进,主要施工顺序为:开挖右侧导坑下台阶—左侧导坑上台阶一核心土上台阶一核心土下台阶—右侧导坑上台阶。
加宽段使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的缺点:
(1)、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只适用在加宽段较长的情况下使用。
(2)、使用此方法时,普通断面施工将受到严重影响,无法实现交叉作业,对工期影响较大,且造成窝工,明显增加施工成本。
(3)、加宽段超欠挖难以有效控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超大加宽段面控制爆破开挖施工方法,其可相对精确的控制隧道超欠挖,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超大加宽段面控制爆破开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先行开挖普通断面;
S20.待普通断面开挖初支完成且沉降稳定后,进行加宽段爆破开挖,加宽段采用台阶法开挖,先开挖普通断面拱顶加高部分;
S30.然后在从加宽段的一端以向侧墙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向切入,并向前推进,待开挖至设计轮廓线以后,应用光面爆破方法开挖另一端的端墙,然后进行初支;同时反向开挖,按照普通断面的开挖方法使用光面爆破法向前推进,然后同步完成加宽段上台阶开挖初支;
S40.最后爆破开挖下台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10中,爆破开挖普通断面时,在加宽段处适当增加光爆孔外倾角,并给加宽段开挖预留切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采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台阶高度取加宽段较普通断面加高的高度。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20中,开挖普通断面拱顶加高部分时,先斜向上开槽,待开挖至设计轮廓线以后然后水平向前开挖,最后开挖后边剩余处。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普通断面拱顶加高部分完成以后,施工普通断面与加宽段弧度相同段的初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港航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9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