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9228.3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5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吴军录;权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90 | 分类号: | C12N15/90;A01K67/027;C12N15/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fit3 eko1 基因 小鼠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Ifit3‑eKO1小鼠待敲除基因的特异性靶位点sgRNA1,sgRNA2,并与Cas9核酸酶体外转录成mRNA;步骤二、将有活性的sgRNA和Cas9RNA显微注射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使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首次建立了Ifit3‑eKO1基因敲除的小鼠动物模型,为研究Ifit3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便捷、可靠、经济的动物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Ifit3基因,又称为RIG-G基因(维甲酸诱导基因G,retinoic acid.induced geneG)是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细胞系NB4中克隆到的一个可以被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表达的基因,位于10号染色体q24,编码一个含49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60000。
尽管Ifit3最初是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NB4中克隆得到的,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Ifit3是干扰素诱导基因家族中的一员。有研究报道,Ifit3除了在NB4细胞中能够被ATRA显著诱导表达以外,还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被干扰素快速的诱导表达,包括NB4,HL-60、U937等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以及宫颈癌细胞系Hela、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60、A549和头颈鳞状癌细胞等实体瘤细胞。目前,有关基因功能研究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转基因和(或)基因敲除动物模型。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as9)技术是基于对细菌和古细菌中的免疫系统改造而建立,通过导向RNA(sgRNA)介导核酸内切酶Cas9蛋白进行目标DNA序列识别并造成DNA双链断裂,促进以同源重组或非同源末端连接方式修复受损DNA,从而对目标位点实现基因的定点敲除、敲入以及基因修正等多种修饰。
由于其具有特异性高,分子构建简单,流程短的特点,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使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敲除需要两个关键因素,首先是有效的sgRNA引导序列,再就是Cas9蛋白的存在。与锌指核酸酶(ZFN)技术和类转录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相比,因其靶向编辑目标基因的特异性、高效性和设计的简便性等诸多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细菌、哺乳动物细胞以及斑马鱼、小鼠、大鼠等都表现出很强的基因组编辑活性。
因此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通过体外转录的方式,获得Cas9mRNA和sgRNA构建稳定敲除Ifit3-eKO1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Ifit3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专利文献CN107043787A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获得MARF1定点突变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4293831A公开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建立高血压小鼠模型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5950639A公开了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CRISPR/Cas9系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构建基因修饰小鼠模型中的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6172238A公开了一种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建立miR-124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方法。但是关于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Ifit3-eKO1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敲除Ifit3-eKO1基因的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9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空心橙色荧光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