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指纹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39105.X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冉启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雅迪世纪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00;E05B4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 地址: | 314033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防盗门 指纹锁 组件 | ||
1.一种智能家居防盗门的指纹锁组件,包括指纹识别器(1)、指纹识别电路(2)和识别玻璃片(3),其中识别玻璃片(3)供手指接触,识别玻璃片(3)与指纹识别器(1)相配合,并由所述指纹识别电路(2)解析识别指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扳把手(4)和固定把手(5),其中外扳把手(4)为中空结构,并由连接部(4a)和把手部(4b)连接而成,连接部(4a)的厚度低于把手部(4b)厚度;所述固定把手(5)为中空结构,该固定把手的内侧面安装时与防盗门(M)外侧面固定,固定把手(5)外端的开口由定位板(6)封口,在定位板(6)上设有一个左右端贯通的U形缺口;所述外扳把手(4)的连接部(4a)插入U形缺口内,该连接部(4a)插入U形缺口内部分左端部的上、下表面均开有一个方形孔,所述U形缺口上、下侧边上对应开有方形过孔,锁止轴(7)同时穿过该方形孔和方形过孔;所述锁止轴(7)为两段式阶梯轴,并由上部的方轴段(7a)和下部的圆轴段(7b)同轴连接而成,圆轴段(7b)所在的圆周是方轴段(7a)的内切圆,且方轴段(7a)的大小与所述方形孔和方形过孔相适配;所述方轴段(7a)上端与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下端同轴连接,该第一电动推杆竖直安装在所述固定把手(5)的顶面上,而第一电动推杆(8)的第一控制器(9)的信号线缆通过锁止轴(7)上的过线孔(7c)后,伸入所述外扳把手(4)内,并与所述指纹识别电路(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部(4a)内侧面固设有一个第一碰块(50),该第一碰块与第一位置传感器(51)相配合,而第一位置传感器(51)的检测信号反馈给所述第一控制器(9),并由第一控制器(9)控制第一电动推杆(8)的推杆伸长;
所述连接部(4a)内侧面上还设有第二碰块(52),该第二碰块(52)与所述定位板(6)上的第二位置传感器(53)相配合,而第二位置传感器(53)的检测信号反馈给第二控制器(54),该第二控制器控制第二电动推杆(55)的推杆伸缩;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5)安装在防盗门(M)内,该第二电动推杆的推杆与回位弹簧(M2)一端固定,该回位弹簧(M2)另一端与锁舌(M1)固定,且锁舌(M1)与防盗门(M)上的滑动孔滑动配合;
所述连接部(4a)内侧面的右部与拉簧(11)一端固定,该拉簧(11)的另一端与U形定位件(12)的连接边固定;所述U形定位件(12)的连接边安装时与防盗门(M)外侧面固定,且U形定位件(12)位于所述外扳把手(4)内侧,该U形定位件(12)的开口朝外;
所述把手部(4b)内侧面由上部向内凸出的弧形面和下部的竖直面连接而成,该竖直面上的安装孔洞中嵌入有所述识别玻璃片(3),该识别玻璃片呈竖直状态,且所述指纹识别器(1)和指纹识别电路(2)固定安装在把手部(4b)的空腔中;所述U形定位件(12)的开口内以可拆卸方式安装有一块泡沫块(13),该泡沫块的外侧面为倾斜面,泡沫块外侧面的右端靠近所述防盗门(M)外侧面,泡沫块(13)外侧面的左端远离防盗门(M)外侧面,且所述泡沫块(13)外侧面的形状与所述把手部(4b)的内侧面相适配;当所述外扳把手(4)在拉簧(11)作用下向内转动复位时,所述把手部(4b)的内侧面会压迫所述泡沫块(13)的外侧面,当外扳把手(4)转动到与固定把手(5)呈垂直状态时,把手部(4b)的内侧面与泡沫块(13)外侧面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家居防盗门的指纹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玻璃片(3)是长度和宽度均为2mm的方形块,其厚度为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家居防盗门的指纹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块(13)外侧面在自由状态下与防盗门(M)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α)的数值在1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雅迪世纪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雅迪世纪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91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