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9079.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苗霞;初永涛;刘仍光;张晋凯;汪晓静;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B37/00;C09K8/68;C09K8/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氧乙烯基 长链烷基 瓜尔胶 缩水甘油醚 疏水改性 制备 瓜尔胶衍生物 二甲基亚砜 反应条件 反应效率 均相反应 油田压裂 原料制备 增稠性能 季铵碱 摩尔比 增稠剂 苄泽类 溶剂 催化剂 优选 合成 应用 | ||
1.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由包含以下组分的原料制备而成:
a)瓜尔胶;
b)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
其中,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与瓜尔胶的摩尔比为(0.01~0.5):1,优选(0.05~0.2):1;
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选自苄泽类缩水甘油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苄泽类缩水甘油醚选自四聚乙二醇单月桂基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10)十六烷基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20)十六烷基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20)十六烷醚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2)十八烷基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2)十六烷基缩水甘油醚、聚氧乙烯(2)油基缩水甘油醚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苄泽类缩水甘油醚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将苄泽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共沸除水;
2)在氮气保护下,向烧瓶中加入氢化钠,氢化钠与苄泽摩尔比为1:1~5:1,再加入无水甲苯;然后将除水后的苄泽重新溶解在无水甲苯中,加入烧瓶,搅拌1~3h;
3)再将环氧丙烷加入到反应物中,环氧丙烷与苄泽摩尔比为2:1~7:1,30℃~60℃下反应5~8h;
4)反应物静置、固液分层,将液体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苄泽类缩水甘油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而成:
所述方法包括预碱化、反应、提纯三个步骤:
1)预碱化:将所述瓜尔胶溶于水中,搅拌;加入季铵碱,室温下搅拌,将溶液冷冻干燥;
2)将冷冻干燥得到的固体放入二甲基亚砜,在室温下搅拌,然后加入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室温下搅拌1~8天;
3)将反应物用水稀释,然后装入透析袋,将透析袋放入水/乙醇混合物中搅拌透析;然后在水中透析;将透析好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白色蓬松固体,即得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方法包括预碱化、反应、提纯三个步骤:
1)预碱化:将所述瓜尔胶溶于水中,搅拌;加入季铵碱,室温下搅拌,将溶液冷冻干燥;
2)将冷冻干燥得到的固体放入二甲基亚砜,在室温下搅拌,然后加入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室温下搅拌1~8天;
3)将反应物用水稀释,然后装入透析袋,将透析袋放入水/乙醇混合物中搅拌透析;然后在水中透析;将透析好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白色蓬松固体,即得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所述季铵碱与瓜尔胶糖单元的摩尔比为(1~5):1;
所述步骤1)中,所述水的用量为瓜尔胶重量的10~100倍;
所述步骤2)中,所述二甲基亚砜的用量为瓜尔胶重量的10~100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与瓜尔胶的摩尔比为(0.01~0.5):1,优选(0.05~0.2):1;
所述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缩水甘油醚选自苄泽类缩水甘油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长链烷基聚氧乙烯基疏水改性瓜尔胶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季铵碱选自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90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