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过滤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8325.0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4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35/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河宕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过滤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自1960年代起,环保运动已渐渐令大众更重视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水为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做的,在一些公园和运动场的旁边都会设置有公共环保洗手机,吸收后的水会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这样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不利于环保,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智能环保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过滤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一些公园和运动场的旁边都会设置有洗手池,吸收后的水会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这样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不利于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过滤水装置,包括环保装置主体,该装置还包括五膜净化装置,且五膜净化装置位于环保装置主体内腔底部左侧,所述五膜净化装置的右侧壁底部设置有积渣槽,且积渣槽位于环保机主体内腔底部右侧,所述五膜净化装置的左侧壁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的左端伸出环保机主体的左侧壁,所述五膜净化装置的内腔设置有过滤层,且过滤层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五膜净化装置的内腔左右两侧壁相连接,所述过滤层的顶部设置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层的底部设置有活性碳填充室,所述五膜净化装置的右侧壁设置有排渣口,且排渣口位于过滤层的上方,其中,过滤层从上之下分别由5毫米PP棉层、精密活性炭层、精密活性炭层、中空纤维超滤膜层以及后置活性炭层构成,所述过滤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十五度,且过滤层左侧的高度高于右侧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在现有的公共环保洗手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污水五膜净化装置和太阳能电磁板,五膜净化装置对洗手时使用的水进行净化,将大颗粒杂物和有毒物质进行过滤和吸收,且洗手时使用的喷头采用的是雾化喷头,可以极大化的减少洗手时的用水量,净化后的水直接输送到公园或者运动场的绿化灌溉系统中,进行二次利用,而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转换的电能存储进蓄电池中,为本发明的照明灯和显示屏提供电力,这样提高了本实用
新型的环保节能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环保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五膜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压力传感器、3环保装置主体、4控制器、5排渣门、6遮阳板、7照明灯、8太阳能电池板、9显示屏、10洗手槽、11红外传感器、12 进水管、13电磁雾化喷头、14洗手池、15排污管、16五膜净化装置、161过滤层、 162过滤室、163活性碳填充室、164排渣口、17积渣槽、18排水管、19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宝粤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