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频立体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8025.2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移相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频立体移相器,包括有外屏蔽管道以及设于外屏蔽管道内的单频移相结构;所述单频移相结构包括有第一线带结构和第二线带结构;本发明打破传统移相器结构,通过有效的多个六边形组相连形成线带,更加节省空间的同时,还形成微调和普通调节的双向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频立体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用来调节相位的一种通信设备,目前主流移相器主要是通过改编带线长度来改变相位,但是带线形的移相器非常占空间长度,并且调节方式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单频立体移相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单频立体移相器,包括有外屏蔽管道以及设于外屏蔽管道内的单频移相结构。
其中,所述单频移相结构包括有第一线带结构和第二线带结构;
所述第一线带结构包括有多个首尾相连的耦合环结构;相邻两个耦合环结构的夹角为30-70度;每个耦合环结构包括有一个正六边形的环状本体;两个环状本体通过导块电性连接在一起;环状本体的两个侧边的内壁向内凹陷有第一让位槽,第一让位槽内安装设有第一耦合柱;每个环状本体的靠近导块的一角的内壁向内凹陷有第二让位槽,第二让位槽内安装设有第二耦合柱,最外边的环状本体,其与靠近导块的一角的对角的内壁向内凹陷有第三让位槽,第三让位槽内设有第三耦合柱;所有环状本体的中心均在一条直线上;
一个最外边的环状本体的靠近第三耦合柱的角处还向外延伸出有信号输入杆;
第二线带结构包括有一个绝缘管套,绝缘管套的一端封闭,绝缘管套一端处的侧壁上设有耦合开口,还包括有一个导电棒,所述导电棒插设于绝缘管套内,导电棒的一端的侧壁向外延伸出有支撑块,支撑块穿过耦合开口,支撑块的自由端设有一个耦合板。
其中,所述外屏蔽管道的两端通过盖板封闭,所述第二线带结构的另一端穿过一个盖板,并且绝缘管套可以相对于盖板移动。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杆穿过另一个盖板。
其中,所述外屏蔽管道的底部向外屏蔽管道的轴向延伸出有轨道;还包括有与轨道滑动连接的电调节机构;所述电调节机构包括有与轨道滑动连接的、且让电调节机构可以沿着轨道移动的第一电机结构,还包括有可以用于旋转第二线带结构的第二电机机构。相邻两个耦合环结构的夹角为60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打破传统移相器结构,通过有效的多个六边形组相连形成线带,更加节省空间的同时,还形成微调和普通调节的双向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单频移相结构的立体图;
图4 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 是单频移相结构的俯视图;
图6 是导体棒的立体图;
图7是单频移相结构的主视图;
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a1-外屏蔽管道;a2-轨道;a3-第一电机结构;a4-第二电机机构;
b1-环状本体;b2、b7-导块;b3-信号输入杆;b4-第二耦合柱;b5-第一耦合柱;b6-第三耦合柱;
c1-绝缘管套;c2-导电棒;c3-支撑块;c4-耦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8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编程拼装机器人
- 下一篇:智能单火线开关负载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