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培养器的植物组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5784.3 | 申请日: | 2017-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甫;林心灵;岳存红;杨辉艳;马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叶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42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培养 植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培养器的植物组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植物组培工作中,使用较多的是培养瓶和培养皿,苗子放在培养瓶里,空间小,不利于苗子长高长壮。叶片放在培养皿里,皿里水气重,影响愈伤的长势。该传统组培的过程过于繁琐,次数多,造成人工浪费多;生根培养基为琼脂,移栽时需要洗掉琼脂,容易伤其根系,而且还不好运输,成活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培养器组培植物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在无菌组织培养过程中采用一种培养器,从外植体诱导愈伤,到成苗、炼苗都可以利用该培养器。该培养器,包括封闭盒体,盒体的前面有前盖,通过密封圈和盒体结合,盒体的顶部有两个透气孔,其中一个透气孔装入无菌膜和镂空的压盖,另一个透气孔有半圆形隔板,装入无菌膜和可调压盖,所述可调压盖有半圆形的可转隔板,所述盒体的顶部还有二氧化碳导气孔;所述盒体的侧面靠近底部有漏液孔。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可以单独操作。
第一阶段是无菌处理和培养液进入盒体阶段,培养器的所有配件先进行灭菌,在盒体内倒入培养液,再在支撑托盘上倒入吸水基质,所述支撑托盘的底部和四壁有孔洞;通过吸水基质吸入培养液;
第二阶段是无菌组培阶段,将植物材料放到吸水基质上,通过吸水基质吸入培养液,最后将前盖密封。
第三阶段是更换培养液阶段,待培养液中营养消耗后,更换培养液。先将培养器的漏液孔打开,待培养液排完后,关闭漏液孔,打开前盖,把新的培养液倒进去,合盖密封。操作时无需把托盘拿出,简单方便。
第四阶段为成苗生根阶段,将长成株系的苗子切出,换成生根培养液,将之前的支撑托盘替换成固定托盘,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托盘和固定套一起使用,所述固定套里装有吸水基质,再把成株的苗子放到各个固定套里;
第五阶段为炼苗阶段,将压盖和可调压盖打开,苗子适用了外界坏境,就可以移栽或者运输。
本发明方法成活率高,操作简单。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植物比传统的组培方法的周期要短,苗子要健壮,成活率高。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有:
1、组培周期短,组培效率高;
2、换培养液方便,操作简单,不易染菌;
3、继代少,人工浪费少;
4、无凝水问题,可通过调节压盖来控制;
5、炼苗方便,固定套可降解,可与苗子一起种到土里,成活率高;
6、运输方便,不易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含有带孔托盘的培养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托盘示意图。
其中,1前盖,2密封圈,3支撑托盘,4吸水基质,5漏液孔,6二氧化碳导气孔,7隔菌膜,8压盖,9培养液,10盒体,11可调压盖,12固定托盘,13固定套,14透气孔。
图3为6天后分化图。
图4为15天后生根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使用的培养器,包括盒体,盒体的前面有前盖,通过密封圈和盒体结合,盒体的顶部有两个透气孔,其中一个透气孔装入无菌膜和镂空的压盖,另一个透气孔有半圆形隔板,装入无菌膜和可调压盖,所述可调压盖有半圆形的可转隔板,所述盒体的顶部还有二氧化碳导气孔;所述盒体的侧面靠近底部有漏液孔。
本发明的培养器的配件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灭菌、物理灭菌。植物通过吸满培养液的吸水基质4提供所需的营养。可通过调节可调压盖11来控制好培养盒内的凝水以及湿度。定期对盒内充二氧化碳,以备植物所需。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更换培养液9时,只需将漏液孔5打开,培养液9便会自动排出,无需拿出托盘,待排完后,将漏液孔5堵上,再将前盖1打开倒入新的培养液,最后将前盖1合盖密封。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种子发芽阶段,在盒体内倒入MS培养液,再在带孔托盘上倒入吸水基质珍珠岩,所述带孔托盘的底部和四壁有孔洞;把种子放在吸水基质上,通过吸水基质吸入MS培养液,供种子所需,最后将前盖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叶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叶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5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皮石斛原球茎无激素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斛组织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