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两端压力振幅比的轴对称热声谐振管性能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3806.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彭叶辉;张晓青;冯和英;常鸿;金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彭庆 |
地址: | 411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两端 压力 振幅 轴对称 谐振 性能 评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两端压力振幅比的轴对称热声谐振管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压力放大比定义为谐振管性能评估指标,压力放大比为谐振管小端压力振幅与大端压力振幅之比,即:该比值只与谐振管形状和工质有关;
②、基于转移矩阵,建立谐振管两端压力振幅比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压力放大比,计算步骤如下:
S1、根据谐振管内的声压和体积流率的一阶近似,得到描述谐振管内流动的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
S2、通过转移矩阵表示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解;
S3、根据边界条件得到关于谐振管基频ω1的非线性方程,以及压力放大比关于基频的函数;
S4、解关于谐振管基频ω1的非线性方程,得到谐振管的基频ω1;
S5、把所得的谐振管基频ω1,代入到S3中所得到的压力放大比关于基频的函数中,得到谐振管的压力放大比;
③、根据压力放大比的值评估热声谐振管的性能,压力放大比的值越高,热声谐振管的性能越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38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