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2537.8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何堂光;何健斌;何健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堂光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顾 空中 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下车 车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公共交通的上下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
背景技术
发展城市公开交通是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措施,于是人们采用了空轨列车的方式,着实起到了疏导堵塞的效果,然而目前此种新型交通工具需要建设大型专用的上下车站台,这种上下车站台占用地方大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不能钟爱公共汽车站台一样密布以满足站点更多,站距更短的要求,局限了采用空轨交通的广泛性和适用性,而且人们上下车也不太方便,尤其针对老小残障人士上搭乘更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利用现有公共汽车上下站进行改造、上下车方便简单、不占用过多地方、投资成本低、兼顾地面和地上交通工具的上下车用车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包括设置在车站上方的轨道交通路轨,其特征在于,在车站侧边所设置的立柱,立柱上端设置有横梁,横梁立柱上设置有电梯,该电梯设置在路轨与立柱之间,电梯靠路轨一侧设置在进出口并与轨道交通工具的进出口位置相对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立柱的另一侧还可以设置电梯的配重,可保证电梯在升降时减少能耗提高其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配有多个进出口,其升降在高端时并与轨道交通工具的进出口位置相对应。
所述电梯升降动力采用一般电梯的升降方式如电力索引、伺服升降电梯或磁悬浮式升降机构等;
进一步地,所述车站设置有与路面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站相避让的指示标志或安全控制装置;
所述车站上还设置有候车遮阳雨棚;
所述车站分别设有路面公共交通工具上下通道和空中轨道交通工具上下通道;
所述电梯可以采用井坑悬挂式或背包悬吊式景观电梯;
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固定电梯的导轨,立柱为二个或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提供的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充分利用原有车站空间,占地面积小,改造成本低;
2、可以用于空中轨道交通工具的上下客,也可以保持地面交通工具的上下客用途,上下车方便简单井然有序,安全可靠;
3、充分利用了原有车站地面,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之问题,解决了轨道交通站点设置难题,从而进一步推广空中轨道交通应用。
本发明克服了原规模庞大的空轨列车上下车站与公共汽车站台不能同时使用的问题,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公共汽车站台资源,可以同时保证空轨列车上下车与公共汽车的上下车可同时进行,互不影响,充分利用了有效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车站轨道交通停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图1A向不含量上部结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B向视图不含轨道交通工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电梯已上升到高端);
图4为本发明电梯已上升到高端时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梯已上升到高端时轨道交通工具与电梯之间的上下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包含有两个电梯结构的车站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梯已上升到高端时轨道交通工具与电梯之间的上
下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此时电梯在地面);
图9为图8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此时电梯在高端)
附图标记说明:空中轨道(路轨)1、横梁2、升降动力装置3、立柱4、遮阳雨棚5、电梯6、护栏7、轨道交通工具8、电梯进出门9、电梯与轨道交通工具进出门10、配重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兼顾空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上下车用车站,包括设置在车站上方的轨道交通路轨1,轨道交通路轨设置在轨道交通工具8的上方,为悬吊式结构,在车站侧边所设置的立柱4,立柱可为二个以上,立柱4上端设置有横梁2,横梁2立柱4通过升降动力装置3设置有电梯6,该电梯6设置在路轨1与立柱4之间,立柱4上还设置有固定电梯6的导轨,这样可以保证电梯6的方向性和稳定性,电梯6靠路轨1一侧设置在进出口10并与轨道交通工具8的进出口位置相对应,其升降在高端时并与轨道交通工具8的进出口位置相对应;其另一侧也有进出口9供人员进出电梯6。
所述电梯6可以采用井坑悬挂式或背包悬吊式景观电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堂光,未经何堂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25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