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用齿轮定期加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2355.0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金京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齿轮 定期 加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用齿轮定期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轮缘上有齿能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
在工业生产上,齿轮是极大部分机械设备上所使用的传动结构,齿轮相互啮合通过转动传动,从而使得齿轮与齿轮之间,以及齿轮和转轴之间都会产生摩擦阻力,从而使得齿轮产生一定的磨损,通过滴加润滑油可以大大降低摩擦阻力,从而达到了延长齿轮使用寿命的效果,在一些大型器械中,一些部位的齿轮结构十分重要,承担了主要的负载,从而一旦损坏则会使装置直接报废,所以对这些齿轮的护理十分重要,需要保养人员定期加润滑油进行润滑,目前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添加润滑油的形式,不仅十分繁琐,且耽误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用齿轮定期加油装置,解决了目前对齿轮采用人工滴加润滑油十分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用齿轮定期加油装置,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分别插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表面插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周圈固定连接有齿轨,所述齿轨与螺杆啮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的上侧插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注油管内,所述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齿块与齿轨啮合,所述第二支撑板表面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端与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油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注油嘴,所述上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注油孔,所述下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轨的形状为圆弧形,且齿轨的长度占圆盘周长的2/3。
优选的,所述注油孔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交界处的正上方,且注油孔的孔径为3-5毫米。
优选的,所述注油嘴的形状为锥形,且注油嘴的底端位于注油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四角均为圆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电机架的形状为L形,且电机架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直径与注油管内壁的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注油管的表面卡接有透窗,所述注油管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透窗的形状为条形,且透窗纵贯注油管的表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用齿轮定期加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会带动第二齿轮同步转动,第一转轴旋转时带动螺杆转动,螺杆上的螺纹带动齿轨旋转,当齿轨旋转时,齿轨同时带动齿块向下移动,从而齿块带动推杆推动活塞对注油管内的润滑油进行挤压,从而使得润滑油从注油嘴内挤出滴入注油孔内,从而润滑油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处进行润滑,当圆盘转动至齿轨空缺处时,齿块失去推力,从而拉簧拉动连杆使得活塞复位,从而达到了第一齿轮旋转一定圈数时,自动滴油润滑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透窗,从而可以直接观看注油管内的润滑油余量,从而避免注油管内的润滑油干涸的现象,通过设置透窗可以及时了解注油管内油料的多少,从而达到定时添加油料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注油管正视图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第一转轴、4第二转轴、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螺杆、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三转轴、11圆盘、12齿轨、13注油管、14推杆、15活塞、16连杆、17齿块、18挡板、19拉簧、20注油嘴、21注油孔、22电机架、23驱动电机、24联轴器、25减震垫、26透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凡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23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箱的润滑油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减速机齿轮箱回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