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读写器及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1968.2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4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刚;岳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中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钟子敏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签 碰撞 方法 读写 存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写器接收标签的回复信息;读写器在确认接收回复信息之后,广播第一分裂命令,以使得接收到第一分裂命令的时隙计数器值为一的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变更为一个随机数,同时接收到第一分裂命令的其他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不变。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碰撞标签的处理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读写器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以无线射频通信为媒介,通过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实现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的技术;射频识别系统的核心部件有读写器和电子标签。RFID技术具有无接触、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以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显著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诸如物流管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商品防伪、资产管理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
RFID技术一个主要优点就是多目标识别,但是正因为可以多目标识别,在系统工作的时候,读写器周围可能会有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存在,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电子标签同时发送数据时候会出现通信冲突、数据相互干扰碰撞。为了防止这些冲突的产生,射频识别系统中需要设置一定的相关算法,解决这种数据冲突问题,这些算法被称为防碰撞算法。现有的防碰撞算法主要有基于Aloha的算法,又称为随机性算法;基于树的算法,又称为确定性算法;混合算法,将基于Aloha的算法和基于树的算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算法。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中发现,现有算法没有标签碰撞等级划分,一旦发现标签碰撞,即认定标签发生100%的理想碰撞,没有碰撞纠错机制,导致有些误碰撞或是反复碰撞的标签不断进行优化,反而陷入死循环;现有算法优化流程繁复统一,流程随机,没有等级层次划分,所有碰撞都执行同一流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读写器及存储装置,能够提高碰撞标签的处理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该方法包括:读写器接收标签的回复信息;读写器在确认接收回复信息之后,广播第一分裂命令,以使得接收到第一分裂命令的时隙计数器值为一的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变更为一个随机数,同时接收到第一分裂命令的其他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不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读写器,该读写器包括处理器和通信电路,处理器耦接通信电路,在工作时执行指令,以配合通信电路实现上述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所述装置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标签防碰撞方法,该方法中读写器在确认接收到标签的回复信息之后,向剩余标签广播第一分裂命令,剩余标签接收到第一分裂命令,其中,时隙计数器值为一的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变更为一个随机数,而其他标签其内的时隙计数器值不变。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缩短标签的响应时间,还能够对剩余标签的时隙进行分裂,降低出现标签碰撞的概率,进而提高碰撞标签的处理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标签防碰撞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标签防碰撞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读写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存储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中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中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