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1944.7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杭文辉;唐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21/17;G01N21/82 |
代理公司: |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96 | 代理人: | 陈琛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煤含硫量 检测 原煤 称量 检测器 化学检测器 燃烧 充分燃烧 检测结果 检测试剂 燃烧炉中 纯氧气 电子称 含硫量 燃烧炉 种检测 硫池 送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通过电子称称量原煤的样品的质量,将称量后的原煤送入燃烧炉中充分燃烧,燃烧炉中通入纯氧气、将燃烧后的气体通入放有检测试剂的化学检测器中,或将燃烧后的气体同时分一路连接到红外硫池检测器中检测。本发明提供的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其具有可选择的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方式多样化,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正确判断原煤的含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含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方便,能够对比检测结果的原煤含硫量检浊方法。
背景技术
煤中的硫煤中的硫分是有害杂质,它能使钢铁热脆、设备腐蚀、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的有机质中所含的硫称为有机硫。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和微生物的蛋白质。蛋白质中含硫0.3%~2.4%,而植物整体的含硫量一般都小于0.5%。一般煤中有机硫的含量较低,但组成很复杂,主要由硫醚或硫化物、二硫化物、硫醇、基化合物、噻吩类杂环硫化物及硫醌化合物等组分或官能团所构成。有机硫与煤的有机质结为一体,分布均匀,很难清除,用一般物理洗选方法不能脱除。一般低硫煤中以有机硫为主,经过洗选,精煤全硫因灰分减少而增高。无机硫又分为硫铁矿硫和硫酸盐硫两种,有时也有微量的元素硫。硫化物硫与有机硫合称为可燃硫,硫酸盐硫则为不可燃硫。硫化物硫中绝大部分以黄铁矿硫形态存在,有时也有少量的白铁矿硫。它们的分子式都是FeS2,但黄铁矿是正方晶系晶体,多呈结核状、透镜状、团块状和浸染状等形态存在于煤中;白铁矿则是斜方晶系晶体,多呈放射状存在,它在显微镜下的反射率比黄铁矿低。硫化物硫清除的难易程度与矿物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有关,颗粒大的可利用黄铁矿与有机质相对密度不同洗选除去,但以极细颗粒均匀分布在煤中的黄铁矿则即使将煤细碎也难以除掉。
现有技术中的原煤含硫量的检测方法多为单一的检测方法,检测手段单一,检测结果无法对比,因此不稳定因素较大,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其具有可选择的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方式多样化,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正确判断原煤的含硫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电子称称量原煤的样品的质量,并将质量数据传递给控制主机;
步骤(2)、将称量后的原煤送入燃烧炉中充分燃烧,燃烧炉中通入纯氧气;
步骤(3)、将燃烧后的气体通入放有检测试剂的化学检测器中,生成不溶于水的盐;
步骤(4)、计量步骤(3)中得到的盐的质量,通过控制主机计算,得出硫的质量;
步骤(5)、根据硫的质量和样品的质量,由控制主机计算得出原煤中硫的含量百分比。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将燃烧后的气体同时分一路连接到红外硫池检测器中,红外硫池检测器中设置红外线发射器、硫池和红外线接收器,并将检测出的硫的含量发送给控制主机。
作为优选,连接红外硫池检测器的气路设置手动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主机对比开通红外硫池检测器前后检测到的硫含量的数据,判断检测结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检测试剂采用氢氧化钡。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其具有可选择的两种检测方法,检测方式多样化,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正确判断原煤的含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原煤含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麒麟科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