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原有物理布线拓扑的大线网分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31764.9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傅静静;董森华;陈彬;燕昭然;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原有 物理 布线 拓扑 大线网 分裂 方法 | ||
一种保持原有物理布线拓扑的大线网分裂方法,包括步骤:将大线网转换为树型拓扑结构,并找到策略点位置;找出策略点位置的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找到原有物理布线的最佳切割点位置;在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插入缓冲器单元,并与最佳切割点位置进行物理连接。本发明的保持原有物理布线拓扑的大线网分裂方法,通过在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插入缓冲器单元,将大线网分裂为满足要求的若干子线网,并且在最佳切割点连接新插入的缓冲器单元,充分复用线网原有连线拓扑及物理走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绕线长度,进而保证优化方案的时延预估与物理实现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DA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在ECO优化阶段修正违反设计规则的大线网的过程。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集成电路可以正常工作,需要通过设计规则检查,以确保设计性能满足各种规则的要求。集成电路设计中,若出现“大线网”,则出现不满足设计规则中的时延约束的概率会显著增大。当某一个线网出现连线长度过长或者驱动负载数目过多的情况时,就会干扰信号传递,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线网分裂,即通过插入缓冲器单元来驱动分段线网,是一种常见的有效处理大线网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在插入缓冲器单元后,会重新进行驱动单元到缓冲器单元、缓冲器单元到负载单元的物理连线。但是,在28nm及以下的先进工艺条件下,物理布线对时延计算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且同样的线网连接关系,在不同的物理走线方式下,时序延迟会相差很多,这就造成了传统优化方案的时延预估值和物理实现后得到结果的时延真实值相差很大。甚至在极端情况下,预计可以成功处理的时延问题,在重新布线后仍然违反了时延约束。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大线网的分裂,并准确计算时延,成为了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持原有物理布线拓扑的大线网分裂方法,针对长度超长或者负载数目过多的违反设计规则的大线网情况,在进行时序修正的过程中尽可能复用原有的物理布线连接关系及走线形状,从而避免优化方案在物理实施阶段出现不必要的绕线,确保时序计算的预估方案与最终物理实现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保持原有物理布线拓扑的大线网分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大线网转换为树型拓扑结构,并找到策略点位置;(2)找出策略点位置的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3)找到原有物理布线的最佳切割点位置;(4)在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插入缓冲器单元,并与最佳切割点位置进行物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是,利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将大线网转换为树型拓扑结构,并根据设计规则,找到策略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分段线性化的方法,将大线网转换为树型拓扑结构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31)将物理走线上的分叉点作为虚拟树节点,驱动单元、虚拟树节点以及负载单元将线网划分成为若干个线段;(32)在若干个线段上,根据设计规则的约束,取点作为可能的策略点,驱动单元、虚拟树节点、负载单元以及可能的策略点构成了一个树型拓扑结构。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找到策略点位置是,自底向上搜索树型拓扑结构,若出现不满足设计规则的情况,则将搜索到的树节点标记为策略点,获得策略点位置。
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版图的物理信息,在增量布局合法化范围的单元行内,找到距离策略点位置最近的可以容纳缓冲器单元大小的单元位置,作为插入缓冲器单元的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是,利用投影法,从增量布局合法化点位置出发,沿着X方向或Y方向往原有物理布线上进行投影,得到与原有物理布线的交点,找到原有物理布线的最佳切割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7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