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1301.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滨田基明;竹本和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曹正建;陈桂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液 喷嘴 分析装置 接触测试 容器识别 系统识别 下降距离 喷嘴头 | ||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通过在利用喷嘴(2)吸取容器(1)中的测试液之前比较基于喷嘴(2)从喷嘴的喷嘴头接触测试液的液面的位置的下降距离确定的测试液的量与由容器识别系统识别的容器的测试液的合适量来确定测试液充足还是不充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化检测等中的诸如血液、尿液等之类的生物样品的自动分析的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血液学分析中,例如,用于生化检测等的自动分析装置使用喷嘴来吸取收集自患者并放置在给定样品容器中的血液,并将预定量的血液释放到测试部中的多个腔室中,这个过程被称作分配操作。
图2示意地示出了用于对红血细胞进行计数并将白血细胞分类成5组的自动血液分析装置的主要组成。如图2所示,当包含血液的样品容器1被设定在预定位置时,采样喷嘴(也被称为“针头”的细长管)2移动以在样品容器1中吸取给定量的血液,并将所吸取的血液释放到专门的血细胞计数部30中的每个腔室31、32、33、34,此后,形成在腔室中或与腔室连接的计数器获取测量数据,且(未图示的)控制部处理测量数据并分析频数分布等。
为了通过喷嘴2精确地执行给定量的血液学吸取、划分和释放(即,“分配”),喷嘴2经由(也未图示的)导管连接到泵,喷嘴2与泵之间的导管中填充有诸如稀释溶液等之类的工作液,由此由泵进行的减压(吸取)和加压(释放)被准确地传递到喷嘴。喷嘴2通过垂直移动机构61和水平移动机构62能够水平地和上下地移动。通过控制部(例如,计算机)来控制用于将喷嘴2插入到样品容器1和每个腔室中以进行吸取和释放的移动。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JP-A-11-218538中详细地描述了用于在导管的纵向方向上以预定比例划分在喷嘴中吸取的血液样品并接着将血液样品分配到每个血细胞计数部中的方法和机构。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由于与例如利用喷嘴吸取样品容器中的样品并将样品分配到用于执行彼此不同的分析的多个分析部相关的问题,可能遇到喷嘴中吸取的样品的不充足量(吸取不充足量的样品,也被称为样品短缺),这不能满足合适量。
当出现样品短缺时,例如,被供应不充足量的样品的分析部的结果不同于应当获得的结果,从而产生错误的分析结果(诊断)。
这种样品短缺在样品容器中的样品的量不充足(样品容器中的不充足的样品量)时发生,且也由喷嘴和管的结垢和堵塞以及驱动部的操作失败等引起。
通常,为了解决不充足的样品吸取量的问题,已经通过对样品容器中的样品量进行成像而做出了各种努力。然而,这类装置需要复杂的组成,且昂贵。而且,在血液分析中通过传感器等来直接检测喷嘴中吸取的血液样品的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当利用喷嘴吸取血液样品时,由于具有高的抗腐蚀性的不锈钢常被用作喷嘴的材料,所以难以通过传感器直接检测喷嘴中吸取的血液样品的量。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如下的自动血液分析装置,该自动血液分析装置具有简单地且高精确度地确定样品容器中的测试液的量何时不充足(例如,样品容器中的不充足的样品量等)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组成。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包括:分配系统,所述分配系统用于通过喷嘴吸取容器中的测试液并释放所述测试液;容器识别系统,所述容器识别系统用于识别所述容器的类型;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用于控制这些操作,其中,
所述分配系统包括:所述喷嘴;泵;及连接所述喷嘴和所述泵的导管,其中,所述导管包括压力传感器,且在所述喷嘴进行移动且所述泵被驱动的同时监测由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得的所述导管中的压力的信息,并且设置有:液面检测机构和容器底部检测机构,所述液面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喷嘴头与所述容器中的所述测试液的液面的接触,所述容器底部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喷嘴头与所述容器的底部的接触,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