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1127.1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邓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32;B29C43/5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27 | 代理人: | 石仁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正反 调节 压延机 | ||
1.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包括机体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第一压延辊轮(11),所述第一压延辊轮(11)旁设有第二压延辊轮(12),所述第一压延辊轮(11)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之间形成能使压延熔料通过的第一压延间隙(a),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能使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的端部向上或向下弯曲以使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整体发生形变的辊轮上下形变调节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设于所述第一压延辊轮(11)的上方,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的端部外凸于所述机体支架(1),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上设有能沿其摆动的上下形变支撑件(14),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的端部与所述上下形变支撑件(14)连接,所述辊轮上下形变调节装置(2)与所述上下形变支撑件(1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形变支撑件(14)内设有用以承受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轴向作用力的第一轴向轴承及用以承受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径向作用力的第一径向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上下形变调节装置(2)包括与所述机体支架(1)固定连接的支撑轴(21)及驱动装置(22),所述支撑轴(21)上铰设有一端与所述上下形变支撑件(1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22)的输出部铰接的形变调节摆杆(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形变支撑件(14)上设有弧形滑槽(15),所述支撑架(13)及所述形变调节摆杆(23)上均设有能使所述弧形滑槽(15)沿其滑动的半圆滑块(16),所述半圆滑块(16)为可拆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第三压延辊轮(17)及第四压延辊轮(18),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设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上方,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之间形成能使压延熔料通过的第二压延间隙(b),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与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之间形成能使压延熔料通过的第三压延间隙(c),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能使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的端部向左或向右弯曲以使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整体发生位移的辊轮左右交叉调节装置(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设于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的右方,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的端部外凸于所述机体支架(1),所述辊轮左右交叉调节装置(3)为液压油缸,其输出部设有与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端部连接的左右形变支撑件(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形变支撑件(31)内设有用以承受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轴向作用力的第二轴向轴承及用以承受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径向作用力的第二径向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支架(1)上设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设有油缸(41),所述油缸(41)上垂直设置有贯穿其缸内的牵拉柱(42),所述油缸(41)能使所述牵拉柱(42)保持于稳定状态,所述牵拉柱(42)下端与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连接并牵拉其于稳定状态,所述固定座(4)上部设有防止所述油缸(41)漏油而使所述牵拉柱(42)往下位移导致碰辊的防下落保险装置(5),所述防下落保险装置(5)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4)上的下保险座(51),所述牵拉柱(42)上部设有外径大于所述牵拉柱(42)外径的上保险座(52),所述上保险座(52)与所述下保险座(51)之间设有缓冲支撑部(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叉轮可正反调节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上下形变调节装置(2)为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的前端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压延辊轮(12)的后端部连接;所述辊轮左右交叉调节装置(3)为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的前端部连接,另一个与所述第四压延辊轮(18)的后端部连接;所述防下落保险装置(5)为两个,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三压延辊轮(17)的前端部连接,另一个与第三压延辊轮(17)的后端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11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废弃物材料生产建筑板材的制造设备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模块化通用鞋底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