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30428.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2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赵霞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废水处理 废水浓缩 预处理单元 废水 脱色装置 蒸发单元 出水口 工业用水标准 电子絮凝器 废水收集箱 过滤沉淀池 设备处理 依次连接 运行成本 中间水箱 进水口 再利用 中和箱 污泥 能耗 回收 | ||
1.一种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预处理单元(1)、VSEP废水浓缩单元(2)和MVR废水蒸发单元(39),所述预处理单元(1)包括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箱(5)、中和箱(6)、电子絮凝器(3)、过滤沉淀池(4)、中间水箱(7)和脱色装置(34),所述脱色装置(34)的出水口连接VSEP废水浓缩单元(2)的进水口,所述VSEP废水浓缩单元(2)的出水口连接MVR废水蒸发单元(3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絮凝器(3)包括反应池(8),所述反应池(8)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上部设有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11),所述反应池(8)内设有阳极极板(12)与阴极极板(13),所述阳极极板(12)与阴极极板(13)分别连接电源正极(14)与电源负极(15),所述阳极极板(12)与阴极极板(13)之间设有电导率仪(16),所述电导率仪(16),电源正极(14),电源负极(15)分别连接第一控制装置(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7)包括处理器(18)、电桥(19)、运算放大器(20)及换向器(21),所述处理器(18)通过导线或者通过换向器(21)连接电桥(19),所述电桥(19)连接运算放大器(20),所述处理器(18)连接电导率仪(16),所述运算放大器(20)连接电源正极(14),所述处理器(18)连接电源负极(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沉淀池(4)包括池体(23),所述池体(23)一侧设有进水管(24),另一侧设有出水管(25),所述池体(23)内设有中心管(26),所述进水管(24)穿入所述中心管(26),所述池体(23)内环绕中心管(26)设置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将池体分为沉淀区(28)及清水区(29),所述池体(23)为圆锥状结构,所述池体(23)至于支架(22)上,所述池体(23)下端设有排污管(30),上端沿周向设有溢水槽(9),所述溢水槽(9)的外侧连接出水管(25),所述中心管(26)的上端为封闭端,下端设有分流板(10),所述中心管(26)与分流板(10)之间设有喇叭管(32),所述喇叭管(32)的上端连接中心管(26)的下端,所述进水管(24)置于中心管(26)内部的一端为弯曲端(33),所述弯曲端(33)的端口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过滤层为PP棉过滤层(27),所述过滤层的上端设有由若干个双头水帽平铺而成的水帽层(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SEP废水浓缩单元(2)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化处理单元(35)、VSEP-UF处理单元(36)、VSEP-NF处理单元(37)、VSEP-RO处理单元(38)。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SEP-UF处理单元(36)的膜径为0.008-0.1μm,所述VSEP-NF处理单元(37)的膜径为0.001-0.01μm,所述VSEP-RO处理单元(38)的膜径为30道尔顿-0.001μm。
7.一种脱硫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废水中加入强碱,进行中和处理;
S2,将中和处理后的废水进行电子絮凝沉降处理,沉降处理后的废水流入过滤沉淀池(4),获得第一清液;
S3,第一清液进入中间水箱(7)进行氧化处理;
S4,氧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脱色处理;
S5,脱色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软化处理,除去钙、镁离子;
S6,将软化后的脱硫废水进行微滤处理;
S7,将微滤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纳滤处理;
S8,将纳滤处理后的脱硫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浓液和第二清液;
S9,将浓液进行MVR蒸发浓缩处理,得到结晶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强碱为30%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浓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304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