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9844.0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8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凌严;朱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塑料 基板 光学传感器 器件层 自发光显示面板 保护盖板 显示模组 直接形成 良率 贴合 | ||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形成方法包括:提供柔性塑料基板;在所述柔性塑料基板上形成器件层,所述器件层和所述柔性塑料基板用于形成光学传感器;提供保护盖板和位于所述保护盖板表面的自发光显示面板;将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传感器相对贴合。通过在柔性塑料基板上直接形成器件层以构成光学传感器,从而达到兼顾高良率和小厚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是通过指纹传感器采集到人体的指纹图像,然后与系统里的已有指纹成像信息进行比对,来判断正确与否,进而实现身份识别的技术。由于其使用的方便性,以及人体指纹的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大量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公安局、海关等安检领域,楼宇的门禁系统,以及个人电脑和手机等消费品领域等等。
指纹成像识别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光学成像、电容成像、超声成像等多种技术。相对来说,光学指纹成像技术,其成像效果相对较好,设备成本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自发光显示面板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低辐射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现有技术中,已有将自发光显示面板与光学指纹成像膜层进行结合的引用,从而使显示面板实现指纹识别和图像显示功能的集成。
但是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模组的厚度往往较大,而现有薄化工艺又会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制造过程中造成较高的良率损失,难以保证显示模组的制作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形成方法,在保证显示模组良率的前提下,减小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形成方法,包括:
提供柔性塑料基板;在所述柔性塑料基板上形成器件层,所述器件层和所述柔性塑料基板用于形成光学传感器;提供保护盖板和位于所述保护盖板表面的自发光显示面板;将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传感器相对贴合;所述保护盖板背向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的表面为感测面,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所产生光线在所述感测面上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所述光学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反射光以获得指纹图像。
可选的,所述柔性塑料基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2mm。
可选的,所述柔性塑料基板的材料为聚酰亚胺塑料或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可选的,所述光学传感器为基于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光学传感器、基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光学传感器或基于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光学传感器。
可选的,形成所述器件层之后,将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光学传感器相对贴合之前,还包括:提供光准直面板,所述光准直面板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将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表面相对贴合;将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自发光显示面板的表面相对贴合。
可选的,所述光准直面板的厚度小于0.5mm。
可选的,提供光准直面板之后,将所述光准直面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表面相对贴合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滤光层;在所述滤光层上形成粘附层;将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表面与所述粘附层的表面相对贴合。
可选的,形成所述器件层之后,将所述光准直面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光学传感器的表面相对贴合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器件层上形成滤光层;在所述滤光层上形成粘附层;将所述粘附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贴合。
可选的,所述粘附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μm。
可选的,所述滤光层为油墨层或多层介质反射层。
可选的,所述滤光层为油墨层;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形成所述滤光层。
可选的,所述滤光层为油墨层;所述滤光层厚度小于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模组
- 下一篇:用于获取虚拟点云数据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