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9671.2 | 申请日: | 201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延俊;吴清辉;邓其馨;张建平;叶仲力;黄朝章;刘泽春;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3/02 | 分类号: | A24D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苏红梅 |
地址: | 361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吸附组合物,包含碳基吸附剂和至少一种选自聚乙烯亚胺、聚赖氨酸和双氨基聚乙二醇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中,所述碳基吸附剂和聚合物的重量比为(0.4-30):1,优选为(1.5-20):1,更优选为(2-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中,所述碳基吸附剂选自活性炭、介孔炭、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碳基吸附剂为活性炭;
更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目数为20-120目,进一步优选为30-90目;
更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500-2000m2/g,进一步优选为700-1500m2/g。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如下a至c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100-3000,优选为300-2000;
b.所述聚赖氨酸的重均分子量为500-6000,优选为3000-5000;
c.所述双氨基聚乙二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00-3000,优选为4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包含活性炭和选自聚乙烯亚胺、聚赖氨酸和双氨基聚乙二醇中的一种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包含活性炭和聚乙烯亚胺;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和聚乙烯亚胺的重量比为(0.4-30):1,更优选为(1.5-20):1,进一步优选为(2-1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包含活性炭和聚赖氨酸;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和聚赖氨酸的重量比为(0.4-30):1,更优选为(1.5-20):1,进一步优选为(2-15):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包含活性炭和双氨基聚乙二醇;优选地,所述活性炭和双氨基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0.4-30):1,更优选为(1.5-20):1,进一步优选为(2-15):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其为烟用添加剂,优选为烟用吸附剂,更优选为滤嘴吸附剂。
10.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吸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合物溶解于水中,得到溶液;
(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与碳基吸附剂混合,得到混合物;
(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再将滤渣干燥,即为吸附组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a)至g)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a)步骤(1)中,溶液中聚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1%-15%,优选为0.5%-12%;
b)步骤(1)中,溶解体系的pH值为7.5-11,优选为8-10;
c)步骤(1)中,溶解的温度为12℃-40℃,优选为15℃-35℃;
d)步骤(2)中,混合的时间为2-48小时,优选为8-24小时;
e)步骤(2)中,在搅拌下混合;
f)步骤(3)中,过滤的方式为抽滤;优选地,抽滤时间为4-30分钟;
g)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30℃-95℃,优选为40℃-85℃。
12.一种烟用辅料,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
优选地,所述烟用辅料为滤棒或滤嘴;
更优选地,所述滤棒为二元复合滤棒或三元复合滤棒。
13.一种烟草制品,包含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和/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用辅料;
优选地,所述烟草制品为卷烟或电子烟。
14.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和/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用辅料在制备烟草制品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烟草制品为卷烟或电子烟。
15.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吸附组合物在减少或去除卷烟烟气或电子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中的用途;
优选地,所述有害成分为氢氰酸和/或苯酚;
优选地,所述卷烟烟气为卷烟主流烟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6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路灯(北斗星)
- 下一篇:智能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