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9301.9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霞;阳明;陈国明;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膜支架 流出道 瓣膜假体 倒刺结构 膨胀状态 中间段 自然瓣膜 凸出 流入道 网管状 自由端 锚固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所述瓣膜支架具有压握状态和膨胀状态;所述瓣膜支架包括流入道结构、过渡道结构、流出道结构和倒刺结构;所述过渡道结构具有第五端部、第六端部和第一中间段,在膨胀状态下,所述第五端部和第六端部的径向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过渡道结构的第一中间段的径向截面的直径;所述流出道结构具有第七端部和第八端部,所述流出道结构的第七端部与所述过渡道结构的第六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八端部为自由端;所述倒刺结构设置于所述过渡道结构和所述流出道结构上,所述倒刺结构向所述过渡道结构和/或所述流出道结构的外部凸出。本发明提供的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可稳定的锚固在自然瓣膜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
背景技术
心脏含有四个心腔,左心房与左心室位于心脏左侧,右心房与右心室位于心脏右侧。心房与心室间形成心室流入道结构,左心室与主动脉形成左室流出道结构,右心室与肺动脉形成右室流出道结构。在心室流入道结构、左室流出道结构和右室流出道结构处存在瓣膜。瓣膜具有“单向阀”功能,以保证心腔内血液的正常流动。当瓣膜出现问题时,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心脏功能异常,称为瓣膜性心脏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研究表明7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瓣膜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13.3%。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仍是重度瓣膜病变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但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有开胸手术史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患者,传统外科手术的风险大、死亡率高,部分患者甚至没有手术的机会。其中,由于高龄、并发症和左心室功能损害,高达50%的有症状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并不适合进行传统的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于是,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和死亡率的传统微创伤口的外科手术逐渐获得了肯定。然而传统微创伤口的外科手术依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手术持续时间较长。随后,具有无需开胸、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的经导管瓣膜置入术和经导管瓣膜修复术,在微创伤口的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引用。
近年来开发了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对主动脉瓣膜进行介入替换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西方国家中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的适用人群,由高危人群向中低危人群逐渐过渡;在中国,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逐步推广,并具有多家自主创新研究品牌。
与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相比,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和经导管三尖瓣植入术则具有更多的挑战。二尖瓣又称僧帽瓣,其位于左心室流入道结构处,主要结构为二尖瓣复合体,包括二尖瓣瓣环、瓣叶、腱索、左乳头肌、右乳头肌和心肌。二尖瓣的瓣叶为附于左室口周缘的前后两片瓣膜。二尖瓣的瓣叶通过腱索与前、后乳头肌连接。乳头肌附着于心室壁上。三尖瓣作为右心脏的房室瓣,其结构与二尖瓣类似,也包含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及心肌。
由于二尖瓣和三尖瓣结构的复杂性,二尖瓣假体和三尖瓣假体植入到心脏内后,锚固是否稳定成为经导管二尖瓣植入术和经导管三尖瓣植入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以解决现有的瓣膜支架和瓣膜假体锚固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9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