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及固定码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8882.4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安装 辅助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及固定码安装方法,其中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架,工装架上开设有四个固定码用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呈矩形分布在工装架上,工装架的长度和宽度可调,以使相邻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可调。通过设置长度和宽度可调的工装架,可以根据需要预先将安装孔的位置调整为与电气设备上的四个螺孔的位置相对应,然后将固定码安装在此安装孔上,整体移动至船舶的待安装位置,焊接好固定码后再将工装架与固定码分离,这样省去了划线确定固定码的安装位置的步骤,降低了安装难度,提升了安装速度,且由于采用固定码支撑电气设备,省去了专用的工装架,降低了设计和制造成本,另外还降低了船舶的空船重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及固定码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分电箱、控制箱等电气设备安装尺寸各异,导致需要分别配置安装架,极大地增加了工作量,造成设计成本和时间的浪费,且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电气设备通常尺寸上会与图纸有偏差,导致现场安装时,安装架需要返工修改,另外,每个设备都配备安装架,安装架的重量也较重,增加了船舶的空船重量。
为此有技术人员提供一种固定码支撑电气设备的方式,即将固定码预先安装在船舶的设定位置,然后将电气设备吊至此固定码上,通过螺栓将电气设备固定在此固定码上。具体操作时,需要预先划线,确定固定码之间的尺寸与电气设备的尺寸对应,即固定码上的螺孔之间的距离与电气设备上的螺孔之间的距离相匹配。但是上述方式需要提前划线,确认孔距,存在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其结构简单,可快速的对固定码进行定位,便于固定码准确的安装在指定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码安装方法,其操作简单,可提升固定码的安装速度,降低后期的电气设备的安装难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包括工装架,所述工装架上开设有四个固定码用安装孔,四个所述安装孔呈矩形分布在所述工装架上,所述工装架的长度和宽度可调,以使相邻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装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板沿所述工装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者通过第一调节组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板可沿所述工装架的长度方向相对移动,两个所述第二板沿所述工装架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者通过第二调节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二板可沿所述工装架的宽度方向相对移动。
作为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工装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和四个第二连接部,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连接在一个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另外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连接在另一个第一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
作为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板上的第一调节孔、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二调节孔,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螺母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孔为沿所述第二连接部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孔。
作为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孔为沿所述第一板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孔。
作为固定码安装用辅助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板上的第三调节孔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板的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第三调节孔与第二调节螺母连接,其中,所述第三调节孔为沿所述第二板长度方向开设的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8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