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4’-联吡啶类衍生物的制造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26771.X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之洋;邢其锋;张向慧;任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C07D405/14;C07D409/14;C07D413/14;C07D417/14;C09K11/06;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崔永华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吡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高发光效率 色纯度 应用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4,4’‑联吡啶类衍生物和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特别涉及寿命长、高发光效率、色纯度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实现其的4,4’‑联吡啶类衍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4,4’-联吡啶类衍生物和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特别涉及寿命长、高发光效率、色纯度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实现其的4,4’-联吡啶类衍生物。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可以用于固体发光型的全色彩显示以及固态白光照明等领域,被誉为下一代新型显示及照明技术。通常OLED器件含有发光层和夹持该层的一对对置电极。器件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场时,从阴极侧注入电子,从阳极侧注入空穴,电子在发光层中与空穴复合,形成激发状态,激发状态恢复到基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
前期阶段报道的大部分主体材料是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或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由于载流子传输性能的不平衡,这种单极性的主体材料容易形成不利的窄的复合区域。通常当使用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时,在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界面会产生电荷复合区域,而当使用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时,在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界面会产生电荷复合区域,然而弱的载流子迁移率和发光层中不平衡的电荷对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不利,同时有机电致磷光器件这种窄的电荷复合区域会加快三重态-三重态湮灭过程,从而导致发光效率下降,尤其是在电流密度条件下为了避免这种效应,通常采用的策略是使用两个发光层,其中一层使用空穴传输型主体材料,另一个发光层使用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将空穴传输型和电子传输型主体材料混合置于单个发光层中,然而这两种策略使得器件的制备变得复杂,且混合的主体材料会导致相分离的问题,因此,为了达到高效的电致发光效果,需要发展具有平衡的载流子传输性能的主体材料,也就是所谓的双极性主体材料,以拓宽电荷复合区域。另一方面,主体材料自身的稳定性极大的影响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也是本领域始终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问题而进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良的寿命特性且发光效率高的主体材料、以及使用了其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发明人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使用具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4,4’-联吡啶类衍生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主体材料时,能够获得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具体地,通式(I)中,
L1、L2、L3和L4独立地为C6~C30的芳基、C4~C30的杂芳基或为单键;L1、L2、L3和L4相同或者不同;
Ar1、Ar2、Ar3和Ar4独立地为选自氢原子、苯基或通式(II)所示结构的取代基中的任意种,并且,Ar1和Ar4中的至少一个为通式(II)所示结构的取代基,Ar2和Ar3中的至少一个为通式(II)所示结构的取代基,两个通式(II)所示的取代基相同,所述的相同是指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的通式(II)所示的取代基相同进一步指连接位点相同;
当Ar1、Ar2、Ar3或Ar4为通式(II)所示的取代基时,L1、L2、L3或L4与通式(II)的连接位点位于通式(II)的苯环上或者X1;
通式(II)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固安鼎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6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