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充电臂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5510.6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酷乐客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臂 停车位 充电 车辆停放 充电插座 电动汽车 驱动部件 自动充电 充电桩 车体 电连 无线通信连接 蓄电池 长度缩短 充电插头 充电电源 充电效率 控制命令 续航能力 直接设置 自动动作 控制器 驱动 汽车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停车位,同于供车辆停放;充电桩,设于停车位侧部,用于为汽车提供充电电源;充电插座,设于停车位的地面上,与所述充电桩电连;充电臂,设于车体底部,端部设有充电插头;驱动部件,用于在车辆停放到位后,驱动所述充电臂自动动作至与所述充电插座电连,对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件无线通信连接,用于接收信号和下达控制命令。本发明能够实现车辆的自动充电,避免出现充电的情况,保证车辆始终具有充足的续航能力;充电臂直接设置在车体底部,充电臂的长度缩短,进而充电速度快,充电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充电臂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推广和使用,对电动汽车的充电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现有的汽车充电技术为通过设置在充电桩上的充电臂对汽车进行充电。但是该种方式下,必须解决充电臂防水和防盗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将充电臂安装在车体底部的方案,从而充电臂随车携带,不再担心充电臂失窃的问题。但是,现有的充电臂结构较为复杂,对于车体内部的空间占用较大,容易影响了汽车其他零部件的装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收叠、空间占用小的自动充电臂及电动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充电臂,包括相互连接的多个活动节,每个活动节均包括支撑架和可相对支撑架发生翻转的两活动臂; 所述相邻的两活动节之间设有位移调节结构;所述位移调节结构包括设于其中一活动节的支撑架上的滑动件、设于另一活动节的活动臂上与该滑动件相配合的滑槽及位移驱动件。本发明中每节活动臂之间均可进行自由活动,充电臂的弯曲长度更大,灵活性更高,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的对应更为容易,从而对于车辆停放的要求降低,充电操作更为简便;位移调节结构使得相邻活动节之间可进行伸缩动作,从而在未使用时,活动臂占用的空间很小,不会占用车辆的过多空间;而在使用时,相邻活动节之间又可以伸长,并且调整角度,从而充电臂的长度又能得到延长,即使底盘较高的车辆,也能保证充电臂端部的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插接,实现对车辆的充电;通过驱动件驱动活动节相对另一活动节前后动作,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靠近或远离,且通过驱动件的驱动能够对两者的位置进行良好的定位,无需另外设置定位的结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通过滑动件与滑槽的配合,实现对于移动的活动节的轨迹进行限定,有效防止活动节在移动时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充电臂设置在车体底部,车体外表面上无需设置充电插口,从而使得车体的外型上更为美观,且避免了被盗的风险。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用于驱动充电臂上下动作的驱动件和设于支撑架上的舵机,所述两活动臂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侧,所述舵机的输出轴穿出至支撑架外部并与所述活动臂相连;通过舵机的输出轴带动活动臂相对支撑架发生转动,实现充电臂的弯曲,舵机精确的把控活动臂转动的角度,从而实现对活动臂弯曲度的准确把控,保证弯曲后的充电臂能够保证充电插头对准充电插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供该输出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该输出轴之间设有用于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的助动结构;通过该助动结构的设置,减小输出轴与支撑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减小舵机运行时收到的阻力,从而可减小舵机的运行功率,降低能耗;且由于摩擦力的减小,使得输出轴与支撑架之间的磨损减小,延长充电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助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连接腔、与该连接腔相配合的连接件及设于该连接件内的滚动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通腔,所述滚动件至少部分穿入至所述通腔内;滚动件在装配时直接与输出轴接触,在输出轴转动时,滚动件也发生转动,从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且连接件与连接腔之间了拆卸,进而在装配、更换时均更为容易,可单独对滚动件进行更换,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酷乐客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酷乐客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5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纽扣的打孔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非标集装箱延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