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腺癌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3754.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涛;马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望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574;A61K4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腺 转移 相关 分子 标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胃腺癌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PPM1A基因。本发明通过检测受试者组织中PPM1A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含量可以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胃腺癌或者诊断受试者是否存在患有胃腺癌的风险。另外,本发明通过研究体外培养的胃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指标证明PPM1A基因作为治疗胃腺癌的药物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诊断、治疗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以检测PPM1A异常为手段的肿瘤诊断方法;及促进PPM1A基因或蛋白质的肿瘤治疗剂。
背景技术
胃癌是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为腺癌。2008年全球新诊断出胃癌近100万例,病死人数74万,是全世界发病率第四、致死率第二的癌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胃癌全球总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胃癌病例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及其他东亚国家高发。据《生命时报》2014年发布的最新版“中国癌症地图”。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0000例,平均每天8550例,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等省情况更为严重。在临床上,尽管早期胃癌的治疗己经取得了重大进步,常用外科手术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放化疗支持,然而晚期胃癌的长期生存率仍然很低。很多文献及研究表明,肿瘤的侵袭、转移导致了大部分胃癌患者的死亡并在胃癌的不良预后中扮演关键角色。胃癌的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基因调控、多因子参与、多步骤进行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一般认为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能力是产生转移的重要条件。但对于晚期胃癌,其侵袭和转移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而寻找可靠的肿瘤预后的标志性因子,并找到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的分子靶点,改善肿瘤的预后,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也是肿瘤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迫切的需要鉴别胃癌进展期的重要分子,研发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为肿瘤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PPM1A基因表达差异来实现胃腺癌转移诊断、胃腺癌预测预后、胃腺癌预后评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促进PPM1A基因表达来治疗胃腺癌转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筛选胃腺癌转移治疗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腺癌转移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PPM1A的试剂在制备胃腺癌转移诊断、胃腺癌预测预后、胃腺癌预后评估工具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检测PPM1A的试剂包括检测PPM1A基因表达量的试剂。
更进一步,所述检测PPM1A的试剂包括能够定量PPM1A基因mRNA的试剂,和/或能够定量PPM1A蛋白的试剂。
本发明的定量PPM1A基因mRNA的试剂可基于使用核酸分子的已知方法来发挥其功能:如PCR、如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点杂交、荧光原位杂交(FISH)、DNA微阵列、ASO法、高通量测序平台等。使用该试剂可以定性地、定量地、或半定量地实施分析。
进一步,所述PCR方法为已知方法,例如,ARMS(Amplification RefractoryMutation System,扩增不应突变系统)法、RT-PCR(逆转录酶-PCR)法、嵌套PCR法等等。扩增的核酸可以通过使用点印迹杂交法、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法)、PCR-RFLP法、原位RT-PCR法、PCR-SSO(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法、PCR-SSP法、AMPFLP(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法、MVR-PCR法、和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法来检测。
所述能够定量PPM1A基因mRNA的试剂可以是PPM1A基因或转录本的特异性引物,也可以是PPM1A基因或转录本的特异性识别探针,或同时包括引物和探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望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望路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3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胃腺癌转移诊治工具
- 下一篇:一种表面改性PET食品包装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