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2999.1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1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萧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医景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100005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架体 下架体 融合器 椎骨 转动 张开 限位机构 支撑力 基架 两节 枢接 植入 驱动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器,用于椎骨手术中,所述融合器包括:基架,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的一端相互枢接以使二者能够相对转动,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的另一端配合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上架体仅能够在张开方向上转动,同时限制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的相对位置;以及传动机构,其用于驱动所述上架体转动以调节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间的张开角度。本发明的融合器用于植入椎骨间,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以保证相邻两节椎骨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植入椎骨间的融合器。
背景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退变性侧弯以及椎间盘源性疾病等等)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神经压迫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脊椎稳定的重建依赖于椎体与椎体之间的骨性连接,最早的方法是经前路将髂骨块植于椎体间以达到椎体间的融合。20世界80年代,一种经后路的椎间融合器--BAK系统开始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此后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枝术逐步发展成为冶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术式。椎间融合术在恢复椎间高度的同时加强脊柱前柱的支撑作用,增加节段稳定性,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腰椎间融合术的方法主要有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imbar interbodyfusion,PLIF),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fusion,TLIF);前路腰椎椎本间融合anterior lumbar inerbody fusion,ALIF),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如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ral interbodyfusion,XLIF)以及通道辅助下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等。
近年来微创技术中特别是脊柱内窥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脊柱内窥镜铺助下进行椎间盘的切除及神经根的松解技术已成熟。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在内窥镜铺助下的椎体间融合技术,但目前显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后部融合术中,直径大时,即使所有后部骨组织被移除,也需要适当的位置,可能会过度牵引神经组织。在某些情况下,合适的植入物大小不能后部植入,特别是如果存在显着程度的韧带松弛需要更高程度的牵引以通过收紧环形韧带张力带来获得稳定性。为了降低风险而减小种植体尺寸可能会导致稳定性差或植入物松动,更易造成其从椎间隙内移位或脱出。后部植入时过度回缩神经组织可能导致神经根损伤。
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的植入物,该种植入物包括相枢接的上架体和下架体,其可以插入到收缩的位置,以防止解剖结构或标准植入物尺寸的过度缩回,并且一旦植入物就位,可以被扩张以适当地填充解剖空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植入物由于结构不佳,使得其在植入脊椎骨之间时上架体或下架体很容易因为脊椎骨的压迫而向闭合的方向转动,导致脊椎移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植入椎骨间,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以保证相邻两节椎骨间的距离的融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器,用于椎骨手术中,所述融合器包括:
基架,其包括上架体和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和下架体的一端相互枢接以使二者能够相对转动,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的另一端配合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上架体仅能够在张开方向上转动,同时限制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的相对位置;以及
传动机构,其用于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上架体转动以调节所述上架体与下架体间的张开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上架体上的多个第一棘齿和多个设于所述下架体上并能够和所述第一棘齿啮合的第二棘齿。
作为优选,所述上架体至少包括顶板和设于所述顶板上的第一端板,所述下架体至少包括底板和枢接在所述底板上并与所述第一端板位置相对且位于所述第一端板内侧的第二端板,所述第一棘齿设于所述第一端板朝向所述第二端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二棘齿设于所述第二端板朝向所述第一端板的一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医景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医景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