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水产生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2529.5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址先;李在根;金镇汰;洪真表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F25D23/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伟;安翔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水 产生 设备 具有 净水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水产生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净水器。根据本发明的冷水产生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进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联接到箱体,以对通过进口端口引入到箱体中的净化水进行冷却;和内部通道单元,所述内部通道单元形成在箱体内侧,以将净化水从进口端口引导到出口端口,其中,冷却模块使得净化水的一部分在箱体内发生相变来形成冰,并且净化水的其它部分沿着内部通道单元流动,以与冰相接触,从而通过出口端口被排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冷水以对可饮用净化水进行冷却的设备(即,冷水产生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通常,净水器是这样一种设备:其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从水源供应的水进行过滤,以移除杂质,然后供应净化水。
根据净化方法,净水器可以被分成自然过滤型、直接过滤型、离子交换水型、蒸馏型、反渗透型等。净水器还可以根据其类型被划分成存储式净水器和直接式净水器,所述存储式净水器用于在储水箱中存储通过过滤器净化的水,然后对净化水进行加热或者冷却,所述直接式净水器用于在没有储水箱的情况下对通过过滤器净化的水进行加热和冷却,并且供应被加热或者冷却的净化水。
与存储式净水器相比较,直接式净水器并不存储相对大量的净化水。因此,能够使得直接式净水器较轻并且较小,并且所存储的水不会被污染。直接式净水器的优点还在于降低用于在所需温度下连续存储大量冷水或者热水的功耗。
然而,在直接式净水器中,随着排水操作的开始,净化水在短时间内被改变成用于供应冷水或者热水,并且被调节到设定温度的冷水或者热水可以以适于日常生活的所需量被连续地排出。
为此,直接式净水器设置有箱体或者通道单元,在该箱体或者通道单元中存留预定数量的净化水并且进行热交换。为了增加水的连续流量,必须增加箱体或者通道单元的尺寸。因此,存在净化器的总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问题。
因此,需要实现如下冷水产生方法:所述方法能够确保连续排出足够日常生活所用的一定量的水,同时通过采用直接式净水器来降低重量和减小尺寸。
另一方面,对于直接式净水器,可以使用采用热电元件的冷却或者加热模块来即刻地产生冷水和热水。所述热电元件的特征在于通过接收电能而在其两端处吸收热量和产生热量。热电元件具有高响应速度和较小噪声和振动的优点,并且还能够被实现为重量轻并且尺寸小。
然而,由于热电元件的热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热电元件的缺点在于高功耗。因此,在直接式净水器中,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提出一种相对于相同的供电便于进行有效热交换的流动路径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生冷水的设备(即,冷水产生设备),该设备能够使得在冷冻状态下将其内的一部分净化水形成冰,并使得另一部分净化水与所述冰进行热交换来产生冷水和排出冷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冷水产生设备,该冷水产生设备能够通过使得净化水和被产生以覆盖流动路径的一个表面的冰之间的热交换最大化,从而使得能够通过净化水和冰之间充分的热交换产生冷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能够对应于冰产生步骤期间膨胀的体积来排出净化水,以在冷水产生设备操作以产生冰时防止由于净化水的相变引起的膨胀而使得构件变形。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冷水产生设备可以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进口端口和出口端口;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联接到箱体,以对通过进口端口引入到箱体中的净化水进行冷却;和内部通道单元,所述内部通道单元形成在箱体内侧,以将净化水从进口端口引导到出口端口,其中,通过利用冷却模块来使得净化水的一部分发生相变来形成冰,从而使得净化水的一部分被保留在内部通道单元内,并且净化水的其它部分在穿过内部通道单元时由于与冰相接触而受到冷却,然后通过出口端口被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