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无动力城市环境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22495.X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3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润捷轻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李树祥 |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环境空气 导流装置 过滤装置 净化装置 净气室 无动力 净气 室内 安装方便 车体两侧 过滤空气 环形结构 空气循环 汽车轮毂 清洗方便 输送空气 行驶动力 用水清洗 装置设计 动力源 零能耗 外圆周 微尘 吸入 密封 美观 污染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无动力城市环境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可与汽车轮毂连接的载体,在该载体上设置有一密封的环形结构的净气室,净气室的外圆周上阵列有多组向净气室内输送空气的导流装置,净气室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装置。本发明是利用汽车自身行驶动力做空气循环动力源,所以零能耗,通过设置导流装置,可以将车体两侧的空气吸入本装置内,同时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可有效降低空气中微尘及pm2.5对空气的污染,该装置设计合理,外观美观实用,安装方便,清洗方便,可直接用水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无动力城市环境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越来越发达,车辆越来越多,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车上安装空气净化装置,能有效降低微尘及pm2.5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的车载空气净化器都是净化车内空气,而且加大了车载能耗,还没有一种零能耗,设计合理,净化城市环境的车载空气净化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对车体两侧的空气进行净化的、零能耗的车载无动力城市环境空气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车载无动力城市环境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一可与汽车轮毂连接的载体,在该载体上设置有一密封的环形结构的净气室,净气室的外圆周上阵列有多组向净气室内输送空气的导流装置,净气室内设置有用于过滤空气的过滤装置。
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载体包括一圆环状的主体,主体的一侧间隔一定距离同轴装配有环形结构的净气室密封板,净气室设置在主体与净气室密封板之间。
进一步优化:所述净气室的内外两侧分别通过净气室内环板、净气室外环板进行密封,净气室内环板内为净化空气通道。
进一步优化:所述净气室内呈环形阵列有多组改变空气流向的且与导流装置对应设置的分流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分流装置包括通过隔板将净气室间隔开的若干个气室,每个气室内沿主体的径向分别设置有两块相对设置的“ㄑ”型结构的净气室隔板,该两块净气室隔板将每个气室间隔成一个气体分流室和两个气体过滤室,在每个气体过滤室内均安装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净气室内环板上与每个过滤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多个与净化空气通道连通的净化空气出口。
进一步优化:在每块净气室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气体流通的第一空气流通通道,每块净气室隔板上位于气体过滤室内的一侧靠近第一空气流通通道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倾斜设置的的气体折流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净气室外环板上与每组导流装置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空气流通通道。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组导流装置均包括两个间隔一定距离固定安装在净气室外环板外圆周上的弧形结构的导流板,该两导流板之间形成与气体分流室连通的进气通道,第二空气流通通道位于两个导流板之间并与进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优化:所述每个导流板的朝向一致,且其截面也分别为弧形。
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本装置固定安装在汽车的四个轮毂上,本装置跟随轮毂转动,导流装置将车体两侧空气中的微尘及PM2.5吸入该装置,其吸程范围是汽车两侧的60公分左右,当汽车的时速达到20公里以上时,时速越快,吸程越远,吸入的空气中的微尘及PM2.5进入分流装置进行分流,然后再经过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的微尘及PM2.5过滤掉再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润捷轻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润捷轻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