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视觉盲区检测报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21966.5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0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东;王博;付海生;涂增兵;冯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视觉 盲区 检测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传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报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视觉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在高速公路发展迅猛的当今社会,便捷的交通已经延伸到了大部分不发达的地区。在公路无法到达的地方,隧道路段应运而生,但是在车辆穿过较大的山脉时,危险就可能随时发生。因为在进入隧道前,驾驶员的视线较为明亮,而在进入隧道后,由于隧道的灯光较暗,驾驶员眼睛会进行暗适应,扩大瞳孔以增大进光量,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驾驶员无法辨别物体,所以容易发生事故。而且由于车辆进入隧道后驾驶员出现暗适应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是非常多。如何设计系统使其适用于在行车过程中有进出隧道的情况。例如在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或进行长途运输需要经过隧道,桥洞等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并增加对于驾驶员暗适应过程中的检测与提醒,可以减少驾驶员行车进入上述暗环境的过程中出现的交通事故。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驾驶员的驾驶环境,提高人性化才能有更大的应用。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处理。将小型汽车的实物模型建立为长方体模型,前后距离3米左右,左右距离1.8米左右,高度为1.5米左右。在车子的前方和后方各设置两个光强检测模块,并分别与主机单片机通信。经调研,小型机动车在公路行驶的速度一般在每小时50至60公里,而单片机处理数据并作出反应的时间经过模型化处理后近似为50至60毫秒,在此过程中机动车行驶的距离一米至两米的距离。加之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和反应距离,此距离大概为10米距离。而如果驾驶员单纯进行暗适应,此时间为5秒以上,距离则大于50米,因此,设计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劳动强度低、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反应灵敏、检测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运行平稳、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隧道,高架桥有视觉明暗变化的领域,稳定、先进、实用且行之有效的隧道视觉盲区检测报警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作灵活、成本低廉、劳动强度低、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反应灵敏、检测效果好、工作效率高、运行平稳、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泛、可广泛应用于隧道,高架桥有视觉明暗变化的领域的隧道视觉盲区检测报警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隧道视觉盲区检测报警系统,它包括微控制器,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数字光检测模块,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按键,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存储器,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散热器,所述的微控制器连接有蓝牙模块,所述的蓝牙模块连接有显示屏,所述的蓝牙模块连接有报警器,所述的蓝牙模块连接有云端服务器,所述的云端服务器连接有远程管理中心,所述的远程管理中心连接有电源。
所述的微控制器为STC12系列单片机。
所述的电源设置有电流、电压转换控制电路和过欠压保护电路。
所述的数字光检测模块为GY-30数字光模块。
所述的蓝牙模块采用HC-05主从机一体模块。
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所述的显示屏为LED数字显示屏,显示屏安装在隧道入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9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