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1831.9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0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邱博;焦华超;张仕强;周冰;武连发;熊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1 | 分类号: | F24F11/61;F24F11/64;F24F11/65;F24F11/77;F24F11/30;F24F13/22;F24F120/12;F24F14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板 空调 持续关闭 空调控制 室内机 时长 制冷工作模式 气流流动 用户体验 时间段 记录 凝露 室内 滴水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上设置有能够进行独立扫风的多个导风板,在空调运行制冷工作模式时,记录导风板的持续关闭时间T,当导风板的持续关闭时间T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时长T1时,控制增大室内机的气流流动速度;和/或,判断导风板扫风范围内是否有人并记录持续无人时间t,当持续无人时间t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时长T2,同时在该持续无人的时间段内该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该导风板开启扫风模式,以防止导风板上出现凝露甚至滴水的情况,保证空调的使用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天井式室内机在制冷模式独立扫风状态下产生凝露的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背景技术
天井机独立扫风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具有天井式室内机的空调器上,通过对天井式室内机的每个导风板进行独立控制,对不同区域根据需要进行扫风。
由于控制装置能够对每个导风板分别进行控制,因此,常常会出现部分导风板关闭不工作的情况。在制冷状态下,开启的导风板由于有风持续通过,导风板的表面即使出现了冷空气遇热液化的情况,持续通过的风会将湿气带走,因此,开启扫风模式的导风板上不会有凝露出现。
而关闭的导风板所在的区域虽然没有大量持续的风通过,但会有少量冷空气从导风板进入到室内,此时,关闭的导风板上就会有液态水积聚,形成凝露,不仅容易造成空调室内机损坏,用户体验也不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导风板上出现凝露的空调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用户体验更好的空调。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上设置有能够进行独立扫风的多个导风板,每个所述导风板对应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其对应的所述导风板是否关闭,和/或,用于检测其对应的所述导风板的扫风范围内是否有人,在空调运行制冷工作模式时,
判断所述导风板扫风范围内是否有人并记录持续无人时间t,当持续无人时间t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时长T2,同时在该持续无人的时间段内该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该导风板开启扫风模式;
或者,
记录所述导风板的持续关闭时间T,当导风板的持续关闭时间T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时长T1时,控制增大所述室内机的气流流动速度;并且,
判断所述导风板扫风范围内是否有人并记录持续无人时间t,当持续无人时间t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时长T2,同时在该持续无人的时间段内该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该导风板开启扫风模式。
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内设置有风机,所述增大室内机的气流流动速度通过增加所述风机的转速获得。
优选地,所述控制增大室内机的气流流动速度的运行时间为第三预定时长T3。
优选地,所述第三预定时长T3为9分钟至11分钟。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开启扫风模式,进行第四预定时长T4的扫风。
优选地,所述第四预定时长T4为2分钟至4分钟。
优选地,所述空调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单元和/或第二检测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对应的所述导风板是否关闭;
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对应的所述导风板扫风范围内是否有人。
优选地,所述空调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控制增大所述室内机的气流流动速度;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8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