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1792.2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2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邹国营;郑润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帅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6 | 分类号: | F23D14/06;F23D14/58;F23D14/46;F23D14/7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朱黎光 |
地址: | 3154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干烧 功能 通道 燃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包括引射管、炉头座、燃烧盘、外火盖、防干烧传感器和传感器紧固件;炉头座包括外环形圈和内环形圈,外环形圈与引射管连通,其顶部设置有隔圈,隔圈的内表面与外环形圈配合,外表面与设置在炉头座上的燃烧盘配合,内环形圈内部有一作为防干烧传感器的通道的通孔;燃烧盘内部设有用以隔开燃烧盘与防干烧传感器通道的衬套和套筒;外火盖设在燃烧盘的顶部;防干烧传感器通过传感器紧固件固定在防干烧传感器通道中。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燃烧系统为单通道,且引射管仅一个,结构简单;并在衬套和炉头座之间设套筒,以避免因腐蚀而造成的粘合,使得拆卸、维修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烧系统采用多环火对放置其上的厨具进行加热,但是当防干烧技术应用在上述燃烧系统上之后需要在燃烧系统的燃烧环中心处设置温度传感器,这样该温度传感器工作状态中会受到燃烧环内环火温度的严重影响,所以在防干烧燃烧系统一般只采用单一的外环火,采用单圈火焰进行加热,无法使锅具得到充分的加热,而采用多环火燃烧系统上设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技术方案,但是却不能消除其内环火对其中心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影响。
申请号为CN201610480700.4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干烧多环大功率燃烧器,包括炉头、分流座和分火盖,分流座与炉头配合,分火盖与分流座配合;所述分火盖包括中心分火盖、二环分火盖和外环分火盖;所述炉头包括中心引射管、二环引射管、外环引射管、座板、圆环形的中心出气腔、二环出气管和外环出气管,一中心预混腔分别与中心出气腔相通和中心引射管相通,中心出气腔与座板之间有间隙;中心出气腔下端相对的底板上有贯通的座板的空气导气孔,中心分火盖和二环分火盖之间有二次空气流动。该专利虽然能实现防干烧的目的,但是该专利中,包括三个引射管,三个分火盖,结构复杂,并且分火盖和导流圈之间未设置任何衬套和套筒之类的结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汤水易进入燃烧盘,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腐蚀会使分火盖与导流圈之间粘合,从而不便于拆卸和维修。
申请号为CN201611225843.7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干烧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接触式温度传感器、内火盖和外火盖,炉头包括中心环形燃气槽、外环燃气槽、中心引射管和外引射管;所述炉头的中心环形燃气槽的内环壁板的顶部设置有中空下开口的接头,接头的顶板上有支杆孔;还包括与接头一体成型的筒形座,支杆孔和筒形座的内径相同;还包括一防护套,防护套具有上开口,底板上设置有接口,接口的直径小于防护套的直径;防护套的接口插入内火盖的中心孔内;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支杆穿过内火盖、分火器座的中心环形出气座、接头的顶板上的支杆孔插入筒形座内,定位螺钉穿过筒形座上的径向螺孔端部与支杆配合。该专利中,在分火器座上设置了一方护套,虽然能防止液体进入灶具底壳,但是仍然不能解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腐蚀而造成的粘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包括引射管、炉头座、燃烧盘、外火盖、防干烧传感器和传感器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座包括外环形圈和内环形圈,所述外环形圈的底部与所述引射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外环形圈的顶部设置有隔圈,所述隔圈的内表面与所述外环形圈的外环形面配合,所述隔圈的外表面与设置在所述炉头座上的所述燃烧盘配合,所述内环形圈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作为防干烧传感器的通道;所述燃烧盘的内部设置有用以隔开所述燃烧盘与所述防干烧传感器通道的衬套和套筒;所述外火盖设置在所述燃烧盘的顶部;所述防干烧传感器通过所述传感器紧固件固定在所述防干烧传感器通道中。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防干烧功能的单通道燃烧系统,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帅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帅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醇基液体燃料炉
- 下一篇: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