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雨水节能环保的建筑屋面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1058.6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马振宁;汪青杰;郭斯文;李希;叶友林;孙红;韩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21218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雨水 节能 环保 建筑 屋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再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集雨水节能环保的建筑屋面。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200立方米,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更为明显。[1] 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等因素造成了我国多个城市水质性缺水或资源型缺水。现在我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的增大。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导致城市局部洪灾,这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城市排水压力。
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不少城市过度开发地下水,而且目前由于地面硬化雨水难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导致城市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国已有46个城市地面下沉。雨水由于其水质好、价格低廉成为回灌地下水的最佳选择。由此来看,雨水收集利用是解决城市地面沉降的有效途径。
雨水收集,完整的说应该叫做“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硬化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收为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雨水收集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 灌溉、景观用水,或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雨水的渗入量。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我们可以把收集来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可以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有效降低雨污合流,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同时储存雨水,从而有效防止城市性洪水。
城市的建筑屋顶、大型广场、小区庭院以及城市的不透水地面都可大面积地汇集雨水,是良好的雨水收集面。降雨产生的地面径流,只要修建一些简单的雨水收集和贮存工程,就可将雨水资源化。我国雨水收集利用的相关技术不成熟是我国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缺乏可供选择的基本形式和模式,直接影响了我国雨水利用项目的推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收集雨水节能环保的建筑屋面,主要为了开发一种雨水收集效果好、绿色生态净化的环保性建筑屋面,能够有效的解决雨水收集与净化成本高、收集的范围小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1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