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质自动监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820858.6 申请日: 2017-09-13
公开(公告)号: CN107817323B 公开(公告)日: 2020-07-03
发明(设计)人: 山本隆洋 申请(专利权)人: 环境电子株式会社;山本隆洋
主分类号: G01N33/18 分类号: G01N33/18;G01D21/02
代理公司: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代理人: 王勇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质 自动 监视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能自动检测原水中所含的毒物、油、霉等的小型且简便的水质自动监视装置。在检测原水中的毒物的混入的水质自动监视装置中具备使原水流通的气味检测水槽(4a),在该气味检测水槽(4a)具备检测油臭、霉臭等气味的气味传感器,当检测到毒物、油、霉等时自动发出警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原水中所含的与水质污染事故相符的原因物质进行检测的水质自动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在河流地表水、湖沼水、地下水等原水中混入有毒物质的事故,还存在在2012年从利根川水系中检测出甲醛(重要致癌物),因取水停止措施使87万人受到断水影响的事例。有毒物质是PCB(多氯联苯)等有机氯类化合物,水银、镉、铅、锌、六价铬等有害重金属,被称为史上最遭的二恶英,作为急性毒物的氰化钾、农药等,举不胜举。此外,还包含这些单体的化学物质产生由在河流等复合的化学反应生成的危险物质的可能性。公共自来水、食品工厂等被要求迅速检测出有毒物质混入原水并停止取水等最佳处置。因此使用鱼类、甲壳类、藻类等水生生物的毒物监视的生物分析法以往始终被广为人知并加以使用。近年来,还广为实用地提供了一种在监视水槽中饲养鱼类并通过目视观察监视或自动进行监视的装置。毒物的混入因情况而会关系到人的生死,因此生物分析法在自来水法中是富有义务要设置的,在自来水法的第23条1款中明文规定了供水的紧急停止,自来水企业在知道其提供的自来水有可能会危害人的健康时,立即停止供水,并且,必须采取使关系人都知晓使用该水是危险的措置。对于违反罚则规定(自来水法第52条)第23条1款的规定的人,严格制定了3年以下徒刑或者300万日元以下的罚金等刑法适用。但是,在原水的水质污染事故中实际情况是急性毒物混入少,油类流失事故、霉臭的抱怨等是呈现压倒性的多数。(在下述图14中附上了水质污染事故的种类表)

现在,在检测原水中的油分的自动油分测定中,有对被己烷提取的物质的质量进行测定的己烷提取法、利用紫外线照射的紫外荧光法、使用高分子膜的ORGASTER(オルガスタ)法、对吸附于气味感应膜的气味分子质量进行测定的水晶振动式或气体色谱法等。

此外,作为油膜的检测法,有将上浮油作为油膜进行检测的相对介电常数法、对水面照射光并测定反射光的光反射法等,但是均是形状大且昂贵,现在没有可供实用的配备于利用通过鱼类的行动等分析有毒物质的生物分析法(生物检定法)的水质自动监视装置中那样的小型、高性能且廉价的装置,由于生物分析装置制造商和油分检测装置制造商的技术领域也不同,所以将毒物检测和油分检测合为一体的构思和尝试至今还没有过。但是,从使用者侧来看如果毒物检测装置和油分检测装置变为一体,则因为设置空间也小、价格也变便宜的这种想法,所以会听到很多开发的要求。

当油类一旦进入了净水场等的溅落井或过滤池等时,即使清扫,残臭也无法除去,因使用自来水的居民的抱怨而很困扰。因此,虽然设置了油分检测装置,但昂贵且设置空间也大,保养管理也很麻烦,因此能不能在供广泛实用的利用鱼类的生物分析的毒物监视装置中也进行油类的检测的这一迫切期望从以前就被给予了很多期待。本发明人关于油分使用灯油和发动机油对鳉鱼进行了暴露试验。对于在12升样品水(纯水或者自来水在24小时以上汲上来放着)中混入了灯油60mL(毫升)的水,虽然没有死亡但行动停止,发出了报警。同样地对于12升的样品水混入发动机油60mL(毫升),鳉鱼虽然没有死亡但行动停止,发出了报警。但是对于微量的油分例如如上所述的灯油和发动机油1.0mL,鳉鱼在没有停止正常行动的情况下也就不发出报警。在上述试验以及以后的试验中鳉鱼(学名Oryziaslatipes)使用养殖鳉鱼的通称青鳉,在生物分析使用的小型生物(鳉鱼、黑头呆鱼、斑马鱼、无脊椎生物的水蚤或甲壳类生物等)是多种多样的。实验中使用的鳉鱼在日本大量养殖,虽然使用了品质稳定、容易得到的青鳉,但是也能应用上述记载的小型生物。在使用自来水的居民的抱怨中与油臭同样程度地抱怨多的是霉臭。在霉臭中霉臭的原因不是霉本身,而是在作为自来水水源的水库、湖沼、蓄水池、以及河流等繁殖的藻类等所产生的物质才是原因,在蓝藻类中成为问题的种类已知有席藻属、鱼腥藻属等,当它们增殖时,会产生二甲萘烷醇和2-MIB(2-甲基异莰醇),而产生霉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境电子株式会社;山本隆洋,未经环境电子株式会社;山本隆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