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614.8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2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曾立军;张志锐;蒲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君逸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许洪洁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监控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系统用于对地下管廊进行监控以及管理,该监控管理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综合监控系统、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其中,所述巡检机器人与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实现网络通讯连接;所述综合监控系统与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实现网络通讯连接;
所述巡检机器人沿着所述地下管廊内设置的轨道移动,用以对所述地下管廊进行预设项目的巡检,并将巡检得到的实时数据上报给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以及接收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所反馈的信息,并执行与所述信息对应的操作,其中,在判定故障问题为简单类型时由所述巡检机器人进行处理;
所述综合监控系统用于对所述地下管廊内进行综合监控,并将监控的数据实时上报给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以便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分析结果后执行对所述地下管廊的管理;所述综合监控系统包括:多种不同的监控系统,各所述不同的监控系统用于监控不同的目标;
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接收所述巡检机器人以及所述综合监控系统上报的数据并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执行与分析的结果对应预设操作;还用于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分层处理;以及对分层后的数据对应的指令基于专家知识来构造判断矩阵,从而对指标参数设置阈值;还用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建立分项指标评分以及对所述数据进行分层判断,以生成对应的不同报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设备监控系统、火灾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监控中心分别连接所述设备监控系统、所述火灾监控系统、所述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环境监控系统用以接收所述设备监控系统、所述火灾监控系统、所述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环境监控系统、所监控的监控数据;
所述监控中心还连接所述安全防范系统,用于根据所接收的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安全防范系统;
所述监控中心还连接所述通信系统,用以将所获取的监控数据发送给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以及接收控制指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监控系统还包括防雷接地系统、安保报警系统、污水雨水排放系统、自来水管道监控系统、井盖防护监控系统、燃气管道监测报警、电力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分别连接所述防雷接地系统、所述安保报警系统、所述污水雨水排放系统、所述自来水管道监控系统、所述井盖防护监控系统、所述燃气管道监测报警、所述电力监控系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ACU控制器中的PLC。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地下管廊内的感温光纤、以及设置在所述地下管廊内的感烟感温探测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分辨率达到预设值的摄像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包括:多通道气体监测装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范系统包括:被动红外探测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括在所述地下管廊的出入口以及防火分区内设置的电话插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廊的监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与评估系统用于对所接收的数据按照预设的关联需求进行分组汇总,以使得所述数据基于功能权限来进行访问;以及基于所接收的数据应用GIS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建立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实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服务;还用于通过BIM信息技术与三维行为识别技术对所接收的数据进行识别,以确定地下管廊中各个物体的精确尺寸及相对位置,和地下管廊中管网的故障、泄漏、及非正常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君逸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君逸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6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模块化智能家居服务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家用物联网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