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表层结构调查数据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0565.8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强;高宇庆;璩晓东;周伟;陈小景;姜志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PTIAL国际石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中非共和国班*** | 国省代码: | 中非;CF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表层结构 调查 数据 建模 方法 | ||
一种优化表层结构调查数据的建模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实测的水井水面能够代替微测井解释的高速层顶面,测水井水面的数据和小折射解释成果共同绘制出的高速层顶面图和小折射低降速带的数据,建立三维表层结构模型;本发明建立一种新的石油勘探表层调查新方法,充分利用当地已有资源,解决了打微测井占用大量钻机,消耗大量的专用土和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水井水面代替表层结构的高速层顶面,结合小折射解释成果优化表层结构调查数据的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中表层结构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把表层低降速层结构调查清楚,基于这个可靠的表层结构进行合理的激发井深设计、地震资料处理中野外一次静校正量的计算。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于优化表层调查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小折射、微测井和大炮初至与小折射联合解释法等三种表层结构调查技术被最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石油地震勘探中。
小折射是表层结构调查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在低速层中传播的直达波和近地表折射界面的折射波的初至时间,来研究低降速带的变化。其施工方便
灵活、成本低廉,但精度相对较低,在施工中常常受地形限制,很多地方由于没法布设排列而不能施工。
微测井也是常用的一种表层调查方法。它通过对低降速层直接钻井,利用透射波初至求取表层结构。其资料相对可靠,精度高、解释结果可靠,但需要较好的钻机,而且必须是水钻,且有足够的水可以把井筒重修干净,还要有固井壁的专用土,保证实施微测井作业时不塌井,这就带来较高的成本。
大炮初至与小折射联合解释法主要针对小折射没有得到高速层的点,利用地
震生产记录中较稳定的折射波资料,根据广义互换原理获取该点的值,利用该点小折射获得的降速层速度资料,求取该层厚度。
上述各种方法中微测井是最直接的调查方法,但成本高是其最致命的缺点。
其它的方法都依赖于低降速带界面产生的折射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经济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打微测井所需的专用土和大量水获取困难,用传统地表调查方法打微测井和做小折射即消耗大量物力财力又严重影响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优化表层结构调查数据的建模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试验点的位置做相邻的小折射点和微测井,检验小折射解释成果与微测井的调查结果是否吻合;
2)选取水井测其水面深度和位置坐标,并在水井附近做小折射点,检验小折射解释的高速层顶界面与水井水面是否吻合;
3)确定小折射调查的高速层与微测井调查的高速层顶面吻合,且小折射调查的高速层与水井水面吻合后;实测的水井水面能够代替微测井解释的高速层顶面;
4)测水井水面的数据和小折射解释成果共同绘制出的高速层顶面图和小折射低降速带的数据,建立高速层顶面图和小折射低降速带的三维表层结构模型;
5)通过上述步骤1)至步骤4),分析解释成果和数据的合理性,建立试验点的三维表层结构模型。
上述在试验点的位置设置一个小折射点和一口微测井。
上述在试验点的位置边缘设置三角形配置的3个小折射点和3口微测井。
上述在试验点的位置边缘设置大于3个若干的若干个小折射点和若干口微测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PTIAL国际石油有限公司,未经PTIAL国际石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叶手提袋(东石笋野生茶)
- 下一篇:包装袋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