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20393.4 | 申请日: | 2017-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宫晨琛;周竞平;芦令超;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4;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基 沥青混凝土层 相变石蜡 包裹层 防结冰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沥青混凝土 纳米氧化硅 纤维网格布 导热纤维 立方体状 相变材料 水混合 中面层 结冰 铁粉 释放 水泥 转换 外部 施工 | ||
1.一种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相变基元层、纤维网格布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其中,所述相变基元层由相变基元组成,所述相变基元的内部为立方体状的相变石蜡,外部为包裹层,所述包裹层由水泥、导热纤维、纳米氧化硅、铁粉和水混合而成;所述相变石蜡的相变温度为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基元的基元边长为2-5cm,所述包裹层的厚度为基元半径的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水泥10-30份、导热纤维20-40份、纳米氧化硅20-30份、铁粉10-30份和水10-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格布为高导热碳纤维网格布,导热系数为500-700W/mk。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粉的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水泥、导热纤维、纳米氧化硅、铁粉和水混合,得到包裹浆液,将包裹浆液均匀包裹于立方体状的相变石蜡外层,养护后,得到相变基元;
(2)将相变基元均匀铺洒在涂抹胶粘剂的纤维网格布的一面上,得到相变基元层;
(3)在稳定碎石层上依次铺设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和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在沥青混凝土中面层还未干透之前,将相变基元层铺设在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上方,使得相变基元层位于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与纤维网格布之间;
(4)待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干透后,相变基元层与沥青混凝土中面层紧密连接,在纤维网格布上铺设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得到防结冰沥青混凝土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养护温度为40-65℃,养护相对湿度为70-95%,养护时间为1-2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胶粘剂为环氧聚氨酯与石墨粉的混合物,其中,环氧聚氨酯与石墨粉的质量百分含量比为:5-15:85-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03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