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9478.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雷露;孙业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G09F9/33;H01L27/32;H02J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全面普及。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及对传统通讯工具的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手机的外观和基本功能的使用,而开始追求手机强大的多样化操作和功能给人们带来更多、更强、更具个性的社交化服务。
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加,智能移动终端的集结的功能与应用种类越来越多,相应地硬件配置越来越高,在追求更大尺寸的显示屏幕、更快速的处理芯片和更丰富的功能的同时,消费者还希望智能移动终端具有紧凑的外形,以兼顾智能移动终端的便携性,因此而导致智能移动终端空间紧张,不能容置大体积的电池,而现有技术中电池的尺寸又与电池的容量成正比,因而以现有的电池技术为基础,现有的智能移动终端能够携带的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而更大尺寸的显示屏幕和更快速的处理芯片,又会加速电池的消耗,导致现有的智能移动终端的续航严重不足,成为限制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进步的一大障碍。
与此同时,更大尺寸的显示屏幕还会造成智能移动终端的便携性能受到限制,造成携带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柔性显示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显示技术之一,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在内各种新兴的显示器件成为了柔性显示的主流。柔性显示面板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可弯折可变形的显示面板,具有低功耗、体积小、轻便、安装简便、运输方便、显示方式多样和显示画质卓越等优点,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触摸式输入设备中,可大幅提升上述设备的便携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柔性显示面板因其可变形的特性对新型移动显示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利用该特性柔性显示面板可实现弯、折、卷等多种形态、不同角度的变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能够提升柔性显示装置续航能力,改善柔性显示装置的用户体验,增强产品竞争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面的发电层、及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和发电层电性连接的蓄电模块;
所述发电层包括:柔性绝缘薄膜、设于所述柔性绝缘薄膜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电流传输层、设于所述电流传输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稳压滤波层、及设于所述稳压滤波层靠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电流产生层;
所述电流产生层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变形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变形力转化为初始电流,并将初始电流传输给稳压滤波层;
所述稳压滤波层用于对所述初始电流进行稳压滤波,产生稳定的充电电流,并将所述充电电流传输给所述电流传输层;
所述电流传输层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流输入蓄电模块,以通过所述充电电流对所述蓄电模块进行充电。
所述电流产生层包括:压电元件、及连接所述压电元件和柔性显示面板的粘胶层;所述电流产生层通过所述压电元件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变形力转化为初始电流。
所述压电元件为压敏陶瓷。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粘胶层贴合的柔性绝缘层、设于所述柔性绝缘层远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的发光层、及设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的封装层。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及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两侧的显示区;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能够沿所述弯折区进行折叠。
所述压电元件设于所述弯折区。
所述压电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压电元件沿所述弯折区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
所述稳压滤波层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第一二极管、及第二二极管;
所述电感的第一端接入初始电流,所述电感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容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电阻的第二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经由电流传输层向蓄电模块输入充电电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所述蓄电模块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
所述电流传输层上形成有薄膜导线,所述电流传输层通过所述薄膜导线连接所述稳压滤波层和蓄电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9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