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18741.4 | 申请日: | 2017-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5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山;田康勇;邬春晖;丛海宸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92;A61B17/02;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张捷美 |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经皮椎弓根 螺钉 间距 调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包括:施力钳组件,所述施力钳组件设有连接端及用于驱动连接端合拢或张开的手柄结构;及两个抵压组件,两个抵压组件分别与两个连接端一一对应,抵压组件包括第一抵压件、第一连杆件、第二连杆件及第三连杆件,第一抵压件的一端设钳口、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一紧锁结构,第二连杆件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二紧锁结构,第三连杆件的另一端与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三紧锁结构。该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能够可靠稳定的调整两个椎弓根螺钉之间的间距,便于拧紧螺钉使连接棒和椎弓根螺钉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脊柱微创手术流程:打入椎弓根螺钉→插入连接棒至椎弓根螺钉尾帽→对椎弓根螺钉进行间距调整→拧入紧锁螺钉,使连接棒与椎弓根螺钉的锁定,完成椎弓根螺钉之间的间距固定。
由于各脊椎间椎弓根位置并不在同一直线、同一平面,且在三维空间内为无规则分布,因此两个已打入脊柱的椎弓根螺钉的尾帽之间的位置不平齐。而目前临床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传统的撑开器仅能满足一个平面上的角度调节问题,无法满足其他平面上的角度调节。利用传统的撑开器对相邻椎弓根螺钉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时,相邻椎弓根螺钉上的施力位置不好统一,对医生手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增加了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能够可靠稳定的调整两个椎弓根螺钉之间的间距,便于拧紧紧锁螺钉使连接棒和椎弓根螺钉固定,降低对医生手术操作技术要求依赖,降低了手术难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经皮椎弓根螺钉的间距调整装置,包括:施力钳组件,所述施力钳组件设有两个可相对移动的连接端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连接端合拢或张开的手柄结构;及两个抵压组件,两个所述抵压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端一一对应,所述抵压组件包括第一抵压件、第一连杆件、第二连杆件及第三连杆件,所述第一抵压件的一端设钳口、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一紧锁结构,所述第二连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二紧锁结构,所述第三连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端转动连接、且设有第三紧锁结构;当第一紧锁结构松开时,所述第一连杆件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当所述第一紧锁结构锁紧时,所述第一连杆件与所述第二连杆件固定;当第二紧锁结构松开时,所述第二连杆件可绕第二轴线转动;当所述第二紧锁结构锁紧时,所述第二连杆件与所述第三连杆件固定;当第三紧锁结构松开时,所述第三连杆件可绕第三轴线转动;当所述第三紧锁结构锁紧时,所述第三连杆件与所述连接端固定;其中,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及所述第三轴线之间两两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87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